顯示具有 參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參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註冊健保卡網路服務流程

我國自今年(105)年開始,可透過全民健保卡申報去年(104)年度的所得稅,這邊簡介一下申請的流程。

首先,先連結到登入網頁(或搜尋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網站),接下來點選"首次登入請先申請",點進去之後會有一些管理作業要點,直接按同意即可,如下圖所示 : 


接下來到了申請的頁面(記得使用IE瀏覽器),先插上你的讀卡機,並插入健保卡,按下讀取按鈕,系統就會自動讀取相關資料,填上戶口名簿上的戶號及戶籍地址後,點選下一步即可,如下圖所示 : 


最後,一樣輸入頁面上的基本資料後,點選申請就完成了,幾分鐘之後你就會在登記的E-mail信箱收到認證通知信,點選裡面的網址進行最後認證即可完成整個註冊程序,如下圖所示 : 


成功之後你將可透過健保卡查詢相關健保資料,所以日後若要查詢健保資料的話,除了可以使用自然人憑證外,又多了一個管道,真正達到多卡通的目的。

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如何使用自然人憑證查詢退休金專戶

之前曾經介紹過如何申請自然人憑證,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參考這篇文章

其實如果你有自然人憑證,就可以透過電腦的讀卡機,查詢很多關於你的資料,不必再親自跑一趟,本篇文章介紹如何查詢勞工退休金的專戶狀況及餘額。

首先,你必須要準備一台讀卡機,然後依照指示安裝好相關程式及元件。

接下來,請到內政部憑證管理中心網站,點選上方的應用服務


接下來你就可以看到,有各式各樣的查詢服務,譬如幾個月後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電子發票、勞健保投保狀況等等,都可以自行點選查看。

由於我們是要查詢勞工退休金,故點選勞工保險局e化服務系統,接下來就進入登入畫面,如下(圖片可點擊放大):



這邊需要輸入三個資訊,分別為pin碼、身分證字號以及出生日期,填寫完請點選登入。



來到這個主畫面,你們就可以根據想要查詢的資料,一一點選觀看,譬如今天我想知道,從我工作開始,老闆每月幫我提繳的退休金專戶,現在餘額有多少錢,投資收益又是多少。

此時就可以點選上方的查詢作業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資料進行查詢。


畫面中顯示從你踏入職場,領取第一份薪水開始,老闆就根據法令規定,提撥6%的勞工退休金到這個專戶裡,一直到你退休或是達到請領年齡為止,在這中間不管你是否有轉換工作,都不會造成影響,就好像你自己的銀行帳戶一樣。

而在這段期間內,政府就會僱用一個專業的管理團隊,負責管理這筆龐大的資產,以賺取收益,依目前的規定,有一個保證收益的下限,也就是不得低於當地銀行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平均數,這是對勞工的保障條款。

譬如在這個頁面裡面,系統就自動計算若以保證收益來算,餘額應該是多少,實際收益又是多少。


另外,若勞工有自行提撥退休金的話,也會顯示餘額在上面,關於自提退休金的議題,我曾經寫過文章探討,可參考內關於退休金的主題。

其實流程很簡單,就跟平常在查詢資料一樣,這邊就簡單講解到這裡,其他部分讀者朋友們可以自行摸索,我就不多加贅述了。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整理文章有感

趁著過年期間,整理了一下以前寫的文章,同時為了方便讀者朋友們查閱,我在部落格首頁設立了三個專區,分別為稅務法令專區美國券商投資以及國內投資工具,這部分會陸續新增與調整,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讀者朋友們方便找尋所需的資訊。

在整理的過程中,心中有些感動,怎麼說呢?本部落格創立在2011年,第一篇文章誕生於2011年三月18日,其實從那之前,我就已經透過閱讀投資理財書籍,建立基本的投資知識,直到那天,才勇敢的寫出第一篇文章。

不瞞你們說,那篇文章雖然現在看起來,不怎麼起眼,但三年多前,我可是花了很多時間去撰寫,過程修了又修,只怕讀者朋友們不喜歡,直到手指按下發佈那刻才稍微放下心來。

隨著時間的經過,部落格文章也越來越多,我很想說的是,要擠出一篇文章其實並不簡單,因為事先要蒐集相關資料,然後加以吸收後,才有辦法形成文章對外發佈。

在整理的過程中,我很明顯的感受到,我自己的成長,原因在於文章的深度與篇幅,如果你有長期關注部落格文章的朋友們,就會發現,我有些文章篇幅相當的短,甚至連稱為一篇文章都不值得,但我仍然沒有將它們刪掉,原因很簡單,因為每篇文章,都是代表著,那個時候的我。

這個部落格不僅僅是分享的作用,同時它也記錄著我的成長,三年多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必須老實說,有時候太忙,真的連寫篇文章的力氣都沒有,但是只要看到讀者朋友的回應,就會感覺是否該寫文章了。

大約一年多前,我創立了臉書粉絲專頁,想要以另一種形式,記錄部落格,同時增加與讀者朋友們的互動,很可惜的是,中間有一段時間,我真的很忙,也沒有時間更新,於是荒廢了許久,所幸最近我比較有空,更新的頻率也比較多,希望能夠繼續維持。

說真的,網路上的財經部落格,多的是,我寫的東西也很簡單,有時候看看其他類似的部落格,寫出來的東西,就會讓我覺得,我還差的遠呢,但是它對我而言,就是有種特別的意義,我也會持續寫下去。

最後,真的很感謝,一路以來都有在關注的讀者朋友們,也許你們沒有留言,但是我相信,這股支持的動力,會一直下去,而我也期許,能夠帶給讀者朋友們更多的啟發與幫助。

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推薦線上學習網站--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

這邊我要向各位讀者朋友們推薦一個非常不錯的線上學習網站。

一開始我會知道這個網站,是因為在與客戶聊天的過程中,無意間談到的,在以前當學生的時候,學校會提供很多的資訊供我們利用,但是只要一出社會工作之後,不管想要學習哪方面的新知識,都勢必面臨到兩個問題,時間與金錢。

時間,我相信只要是上班族,都會有這種感覺,有時候會想說,如果可以在下班之後,花一點時間,不管是學習專業領域上的東西,或是自己私下有興趣的東西,那該有多好。

但是大部份的人所面臨到的問題是,沒時間。

金錢,在出社會之後,想要學習新東西的話,勢必需要花錢,這也是必須被考量的部份,加上目前國人普遍薪資都不高,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扣除生活費後,幾乎已經所剩不多,真正會花錢去學習額外東西的人,其實並不多。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平台,免費提供一些不同領域方面的課程,供大家觀看,並且不收任何費用的話,是不是一個好選擇呢?

這個平台就叫做"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這是它的網站首頁

讀者朋友們只要在網站上面填寫基本資料,並且註冊成功,就可以享受這樣的資源。

網站裡面總共分為六個學院,就好像我們在大學裡面,分為好幾個學院一樣,裡面提供蠻多不一樣主題的課程,播放方式以投影片搭配講解,讓想要學習新知識的朋友們,有了一個額外的選擇。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103年單車環半島心得--心境的轉換

到了第二天,我們早上從恆春市區出發,今天的目標是旭海的民宿。

不過當我們騎到墾丁的時候,天空竟然下起了大雨,我們一群人就在便利商店稍加休息,除了添購雨具之外,同時也討論起,到底是要繼續騎,還是乾脆就在墾丁多待一天。

最後,我們決定還是按照原定計劃走,畢竟這次的重點就是騎單車,而且要找到像這次放那麼長的假的機會,也不多了。


繞過台灣最南端的鵝鸞鼻之後,接著就是整路的上坡。

一開始,我以為這樣的坡度我還可以應付,但是騎了之後才發現,在上坡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腳力不夠,或是裝備太重的關係,我騎得非常吃力,甚至有很多次,踏板已經踩不下去了,那種感覺,一直持續著。

後來我想,可能是因為單車的問題,雖然是公路車,但是變速卻只有14段,看著別人騎著登山車,同樣的坡度,踩踏的速度卻大不同。

一次又一次的上坡下坡,有時候坡度雖然不陡,但是距離卻很長,這樣對我來說,負擔會更大,這樣的感覺,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但是也因為這樣,我在過程中,體會了另外一種感覺。

沒錯,上坡的時候很痛苦,有時候甚至痛苦到,我想要放棄,下來牽車;但是相反地,一旦撐過去之後,迎接你的,就是下坡。

在那個時候,我偷偷告訴自己,再多踩個幾下,只要撐過了上坡,就能享受下坡所帶來的那種快感,這種感覺就好像人生一樣。


在人的一生當中,一定會碰到老天給你的難題,不管是身體上的病痛、工作上的挫折等等,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在經歷一個,屬於你的上坡,而這個上坡,一定不會讓你多輕鬆,甚至會一再的考驗你的耐心,但是只要撐過去了,老天給你的回饋,一定會更多。

那時的我,就默默的問自己,假如今天我要成就一份事業,那麼當我在築夢的過程中,碰到困難時,我是否有能力可以解決,我是否有辦法承受那樣的壓力與痛苦。

也許想這些問題還太早,但是當初決定環島的時候,還真沒有想到,在過程中,會引發這樣一個,心境的轉換。

最後,一定要講一下,我們今晚的住宿處,當時我們從網路上搜尋旭海相關民宿的時候,竟然完全沒有這間民宿的資訊,實在是非常可惜,老闆娘的親切與熱情,讓我不得不好好介紹一番。

它是位於旭海派出所附近,名字叫做舞浪園,這是它的Facebook,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自行前往觀看,它其實是個露營區,所以我想,在網路上找不到資訊,可能是因為關鍵字的關係。



因為是臨時找的,事先並沒有預約,所以只剩帳篷跟小木屋可以挑選。由於下雨的關係,所以後來我們選擇了小木屋,空間大約是兩個人一間。

在吃完了晚餐之後,大伙一群人就圍在餐桌聊天,老闆娘的女兒拉著學了三個月的小提琴,那種感覺,就好像在家裡面一樣,很溫馨。


待續...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如何申請及使用手機條碼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民眾如何上網或利用手機APP,申請並使用手機條碼。

首先,利用手機條碼(或稱共通性載具)索取電子發票的方式,是目前財政部為了鼓勵民眾索取電子發票,並且落實無紙化節能減碳的政策,為此,針對索取無實體電子發票的民眾,財政部於去年9月開始(也就是102年7-8月發票),加開無實體電子發票的獎項,金額為新台幣2,000元。

、如何申請及使用:

再來,針對要申請手機條碼的民眾,目前常用的方式有兩種,民眾可依自身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申請。

1、透過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平台進行申請

2、利用手機下載APP進行申請

以上兩種方式,申請的步驟都相同,下面我就簡略說明一下,不再以圖示介紹,民眾只要依照申請畫面進行操作,就可以成功取得手機條碼。

步驟一:至各該申請畫面提出申請,民眾需要瑱入手機號碼、電子信箱及圖形驗證碼等三項資訊,若是透過財政部網站進行申請,直接至該頁面,搜尋手機條碼申請;若是想利用手機APP申請,可在內建的商店裡面,搜尋"雲端發票精靈"。

步驟二:收到簡訊驗證碼及信件時,至該平台或APP進行登入的動作。

步驟三:列印手機條碼,並且黏貼於任何方便攜帶的文件或卡片上面。


在申請完了手機條碼之後,民眾即可於任何使用電子發票的商店,於結帳時,出具載具條碼供店員掃描,之後相關交易資訊,會直接上傳到雲端上面,然後民眾會拿到一張交易明細,上面會顯示"載具交易明細"。

、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的好處:

1.免除紙本發票的印刷成本,落實節能減碳,同時減少民眾整理及儲存發票的時間。

2.免除手動對獎的時間,由系統自動幫你對獎,並且以簡訊或電子郵件的方式通知中獎資訊。

3.多了無實體發票對獎的機會,自102年7-8月開始,增開無實體發票獎項2,000組,每組2,000元。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103年單車環半島心得--一路向南


在初三的凌晨,一個人騎在省道台一線上,耳邊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一面想著這趟旅程的精采,以及與自己內心的對話,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途中遇到一位車友,兩個人就這些聊起天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昨天在桃園出發,今天的目的地是台東,天呀,也太驚人了,深聊之下才知道,原來昨晚的他根本沒有睡覺,唯一的停靠點,就是沿路的便利商店。

有時候,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交通工具,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就跟開車時所看到的風景與騎單車的時候所看到的風景,是不一樣的意思一樣;同樣地,有時候,環島只是一個,給自己的考驗,或是想要在忙碌的工作生活當中,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

在此也祝福他,能夠順利完成,這趟環島之旅。


騎了兩個多小時後,抵達了高雄火車站,訂的車票是台鐵所提供的人車同行,在車廂裡面,車子可以不用包裝,人與車子在同一個車廂,同時要幫車子買半票,這些服務對於許多車友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注意,只有特定班次有這種服務,且不是每站都能夠上車,要申請之前,可能需要先查詢一下相關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這個頁面

旅途的第一天,我們的目的地是在離墾丁不遠的恆春市區,當天的天氣其實還蠻熱的,中間有一段路,我們從原先的台1線或台26線,切到旁邊的縣道,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過年期間的車潮實在很多,在騎乘的過程中,不斷的感受到旁邊呼嘯而過的汽車與重型機車。

殊不知這樣的一個改變,反而讓我們看到更美麗的風景,在縣道裡面,一整排的鳳梨園,與一望無際的景色,讓我們的心情,從都市的喧囂,拉回到了鄉下的清靜。

繞進恆春市區後,我們決定先到住宿的地方,一方面除了卸下車上的裝備與行李,一方面也讓大家的雙腳,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

住宿的地方離恆春市區其實不遠,名字叫做出火教會(墾丁福音中心),房間是上下舖,一個晚上250元,附近的景點就是出火風景區,恆春老街以及電影海角七號的片景。

騎乘距離約120公里,分成兩段,第一段是台南到高雄(約45公里),接著是潮州到恆春(約70公里)。


待續...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103年單車環半島心得--踏出的勇氣

在出發之前,找時間去了一趟車店,麻煩老闆幫我將車子稍加整理了一下,另外補齊該有的裝備,順便跟老闆請教了補胎與換胎的技巧。

(照片攝於 麥田單車館 IN 台南)

當裝備都上去的時候,那時候的我,很明顯的感受到,這一切,我夢寐以求的環島,終於要實現了,這種感覺,真的很特別。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個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是對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以前的我,口口聲聲說要環島,現在回想起來,當初的我,環島這兩個字,對我來說,就好像只是一件很酷的事,簡單的說,只是為了環島而環島,背後其實沒有什麼堅強的理由支持著我,硬要說,也只能吐出一句電視廣告裡面的台詞:"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

接著,就是整理一些行前裝備,一開始,我是在網路上搜尋資料,再視自己的狀況與天數,來決定到底要帶多少東西,畢竟多帶一樣東西,重量就會多一點,對於長時間騎車的我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以下是我這次行程,所帶的裝備(圖片可點擊放大):


這次,我只帶了一些簡單的換洗衣物與行動糧,其他一些車衣車褲太陽眼鏡等等,已經穿在身上,所以其實並不會很重,另外就是醫藥用品與補胎工具。

左下角那一本書,是我在幾年前買的,也是講單車環島的故事,書名叫做島內出走,內容相當的精采與熱血,有興趣的朋友們可參考這裡

到了出發的那一天,我依照原訂計畫,要在凌晨三點半從台南出發,沿著台一線騎到高雄火車站,接六點四十分的火車到集合點潮州。

還記得當鬧鐘響起時,瞬間有一種不想出發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遇過,有時候,當你越靠近所想要的東西時,反而有一種害怕與退卻。


那時候的天氣,雖然是半夜,但是迎面而來的風,卻是徐徐的,就這樣,我踩上了單車,迎接這個,不一樣的新年,這個,即將實現的夢。


待續...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103年單車環半島心得--序曲


還記得,在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就已經口口聲聲的說:"我以後一定要騎單車環島,好好的看看這個美麗的土地,這個我所生長的地方,台灣。"

只可惜,在這篇文章誕生之前,以上這段話,充其量就只是一個夢,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實現的夢。

脫離學生生活後,其實有一次,我想將這個夢付諸實現,就是在前年的八月底,那時候,我原本打算八月考完會計師考試後,想利用一個月的時間,用自己的步調,好好的看看台灣,但是後來,找到了工作,開始工作後,又很難挪出那麼多天的假期,且上班未滿一年,還沒有七天的特殊休假可以用,於是那次之後,也就作罷,但是在我的內心,還是一直有著這樣的夢想。

就在今年的二月,我與幾位夥伴,終於決定在過年期間,利用四天的時間,環半島,地點是從屏東到台東,另外,由於我是台南人,所以我又多騎了台南到高雄這一段路。

當學生的時候,其實我蠻喜歡作家九把刀的作品,雖然有些人會覺得看他的小說,對人生沒有幫助,但是在我的角度而言,有時候他的作品,反而可以給人一種鼓舞的作用。

還記得他說過很多激勵人心的話,譬如:

"夢想不是掛在嘴邊炫耀的空氣,而是需要認真的實踐。"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會非常豪邁。"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完成了什麼,而是如何完成它。"

而這些話,在我騎乘的過程中,也一次又一次的在我的耳邊響起,也體會了更多,關於人生的事。


很多人說,騎單車環島不是很累嗎?幹嘛沒事找事做,好好休息不是更好?或是,要環島,不會騎機車就好了嗎?一樣的意思嘛。

我的回答通常是,如果今天,夢想是可以很輕易的拿到,那麼這個夢想,未免也太廉價了;有時候,想要環島的人,並不是只是為了環島而環島,而是想要在騎乘的過程中,體會更多,因為唯有那種環境,才會有那種感受出現。

至於機車環島,經過這次之後,我想我也會找時間,去完成,原因是因為,在旅途的過程中,我體會到更多,有時候,不同方式的環島,會有不同的意義。

接下來,我將慢慢地,用文字寫下這次,實踐夢想的心情與體認,分享給各位讀者朋友們。


待續...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檢視過往的績效,建立新的目標

寫在前面:真的真的很久沒有寫新文章了,在這邊要先跟有在關注大可財經週報的讀者朋友們說一聲抱歉,在這段期間裡面(大約一個多月),不管是在部落格留言或是直接寫信到信箱給我的朋友們,我真的都很感謝,如果有晚回的話,還請多多見諒。

不知道您們有沒有曾經經歷過我這種狀況,就是在某段時間裡面,針對某件事情,就是提不起勁去做,奇怪的是,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反正就是缺少了某種動力。

當初,接觸投資理財之後,我花了蠻多時間在閱讀相關文章及書籍上面,希望藉此找到屬於我自己的投資方式,於是有了這個部落格,直到現在,我還是偶爾會上來這邊,看看之前自己所寫出來的文章,內心還是有些感動。

感動的點不在於寫的多好多深奧,而是一篇文章的誕生,一開始我必須要先有想法,譬如今天我想要寫的主題是什麼,然後開始去尋找相關的資訊,這些資訊的來源可能是網路上也可能是我曾經讀過的書面資料,進而產生一篇文章。

最近可能是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或是其他因素,導致一直沒有心情或是動力去寫文章,但是該做的事情還是會去做,譬如針對台灣股市的部份,我還是依照計劃每月買進,針對美國券商的部份,我還是會定期上去撿視,只是少了吸收新資訊的動作,所以並沒有太多寫文章的想法。

在新的一年,沒有意外的話,投資人需要做的動作,就是檢視一下這過去一年當中,投資組合的變化,並且進行該做的調整,大可也不例外。

這次的調整主要放在美國券商的部份,全球四大區塊裡面,在2013年度,只有新興市場有微幅的負報酬,其他地區皆有正數的漲幅,當中以美國股市的漲幅最大,高達30幾個百分點。

這當中隱含著兩種意義:

第一,投資單一個股或單一市場所會面臨到的風險會比整體配置來的高。

以去年為例,表現最好的美國股市與表現最差的新興市場,兩者之間的報酬相差了將近四成,意思就是說,今天投資人重壓在美國股市,和重壓在新興市場,兩者的感受卻是截然不同,但是今天如果您有做好資產的配置,一增一減之下,您將獲得不錯的報酬,而且將風險適當的控制在可容忍的範圍之內。

第二,什麼動作都不用做,就能獲得指數的報酬。

以美國股市為例,這30幾個百分點的漲幅,需要投資人花很多時間,看很多研究報告,才能獲得嗎?一點也不。

只要投資人從年初買進指數化投資工具,然後將股息再投入,直到年底,帳戶裡面的漲幅就是30幾個百分點。

以我為例,針對美國股市的部份,我是以先鋒集團(Vanguard)所發行的VTI來作為美股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在這一年當中,我除了在年中買進一次持股之外,其餘時間皆未進行任何調整與進出的動作,以下為投資組合的畫面(此為1月19號的績效,可能與去年底有些許差距):


在這當中也可以看到我在美國券商裡面,是如此配置屬於我的全球投資組合,因為資金不足,所以簡單的以四支ETF,分別代表全球股債市,分別是VTI、VXUS、BND以及BWX,配置比例為40%40%、10%、10%。

從表中可以看到,雖然投資組合裡面有漲有跌,但是就整體而言,漲幅是16.4%。

這也是投資人必須訓練自己的地方,就是學會看整體,而不是聚焦在單一個股上,重點在於定期的再調整,除非您可以知道,未來這一年(2014年),哪個市場的表現會是最好的,不然還是乖乖的做好投資人該做的,剩下的未知部份,就讓市場自己去決定吧。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公告: 2013/10/31成立Facebook專頁

這幾天,我思考了一下未來部落格的撰寫方向後,決定在Facebook設立一個專頁,名稱一樣叫做"大可財經週報"。


成立源由:

之所以會想要成立這個專頁,主要的原因還是想要提倡我所信奉的指數化投資,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這兩年多以來,我藉由網路上的公開資訊或是閱讀市售的財經理財書籍,從這當中,我決定了我投資的方向,指數化投資。

在台灣,不管是網路上大家所討論的,或是現實生活當中的朋友們,對於指數化投資的接受度還是不高,大多數的投資人還是傾向主動投資,以獲取勝過指數的報酬。

每個人的投資方式不同,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我是一個上班族,並且剛進社會,我認為我的重心應該放在工作上面,而不是額外花很多時間,去做一些我目前認為沒有意義的事情(譬如擇時進出市場,試圖在低點買進,高點出脫的完美策略)。

在投資部分,我目前的做法是以投入台灣股票市場搭配美國券商ETF組成我的全球投資部位,並且以定期再平衡的方式檢視投資績效。

未來發展方向:

我的工作性質是會計服務業,進入這個行業之後,我發現我對於稅務方面的東西很感興趣,尤其是當其結合會計專業的時候,更是如此。

我曾經說過,我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專業,現在我已經找到方向,慢慢地,我將培養這部分的專業能力,並且分享給讀者朋友們,所以未來Facebook專頁的經營方向,除了本部落格的文章撰寫與轉載之外,還會不定期的分享相關稅務方面的知識。

如果讀者朋友們有稅務方面的疑問,可以找我一起討論,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成長,這才是我成立這個部落格及Facebook專頁的初衷。

搜尋方式:

讀者朋友們可透過以下方式進入該頁面:

1.直接點選部落格標籤"Facebook專頁"進入

2.點選此網址進入

如果您有使用臉書的習慣,還請不吝指教。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寶來公告旗下指數系列第三季審核通知

最近在寶來投信的官網上面,公告了旗下幾個指數型商品,當中對於指數成分股的審核調整

當初在撰寫寶來台灣50概述時,就知道有這個機制,簡單的來說,指數會定期對其成分股,進行篩選的動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不符合的成分股從指數當中移除,另外再加入符合的成分股。

這樣的動作有汰弱留強的效果存在,只要指數成分股不符合納入指數的條件時,就會被刪除。以台灣50為例,在這次的調整名單裡面,被刪除的成分股為2353的宏碁,同時補上2887的台新金,除此之外,還有五支個股在候補名單當中。

台灣股票市場的加權股價指數,是以市值加權為準,如此檢視的結果,可以確保績效與大盤不至於有太大的差距(通常我們稱之為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市值越高,其變動對指數影響就越大,進而影響指數型商品的表現。

關於追蹤誤差,寶來網頁上也有提供統計的資料可供投資人參考,以台灣50為例,可參考以下的資料(圖片可點擊放大):


可以看到,從前一年度,也就是2012年到今日為止,追蹤誤差累計為2.61%,代表基金勝過指數的部分,比較的基準為台灣50指數。

當投資人在比較績效表現時,基準很重要,譬如如果以股息再投入的基金績效的話,基準就應該是加入股息的報酬指數,以台灣50為例,就是台灣50報酬指數。

同時我們順便查一下,這一年裡面,基金的總開銷比例,投資人可從投信投顧公會查詢到此資訊,以下我直接列出統計資料(圖片可點擊放大):


圖中所列示的,是截至8月底前,該基金的總開銷比例(Expense Ratio),可以看到是0.32%。假設以上的基金表現與所比較的基準,皆為未加計股息前的報酬,那代表,在扣除費用之前,基金勝過指數的部分是2.93%。

投資人在比較基金表現到底是好是壞時,必須特別注意,比較的基準是否適當,否則可能會出現偏差的狀況,譬如該基金績效為10%,此已包含股息再投入部分;同時指數與報酬指數分別為9%及12%,若投資人是拿加計股息後的基金報酬10%與指數9%比較,乍看之下是勝過指數1%,但實際上,卻是落後指數2%。


免責聲明:本文係依據寶來投信所提供之資料,加以吸收後,進而撰寫完成,不涉及任何推介及個人利益之行為,作者與寶來投信間亦無任何利益往來,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之責任。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華爾街金錢萬歲觀後感(Money Never Sleeps)續


接著想來談談"Money Never Sleeps"這句話,以字面上來看,就是,金錢是不必休息的。

如果要說的比較完整一點,應該是說,人再怎麼利害,也是需要休息;但是,錢,是不用休息的,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幫你創造價值,只要你用對方法。

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想學投資,很簡單,因為對我來說,這是一項基本技能,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也應該學習的一堂課,可惜的是,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很少有老師會灌輸學生這個層面的東西。

學習投資,會很難嗎?一點都不會,你不需要是財金相關科系與背景出身,不需要很複雜的計算,但是你必須很清楚的知道,你,是為了什麼而去投資?

再來,在投資之前,是否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清楚的知道自己將會面臨到的風險與報酬,基本觀念夠了嗎?抑或是只是人云亦云,不要別人買什麼你就買什麼,到時再來怪罪投資本身,這是很本末倒置的。

對我來說,我擁有的最大優勢,是時間。

尤其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更是如此,只要時間拉的夠長,投資產生的威力與效果就會更大,當然前提是,投資人必須堅持自己的投資計劃,不受市場短期波動所左右,這句話說的很簡單,但是實際執行起來,並不是那麼的容易。

以我為例,由於進入市場的時間還不夠久,沒有實際體會過那種感覺,所以可能要等到下一次的金融風暴,才得以驗證,我能否通過市場的考驗,不受影響,照著原有的計劃持續買進並持有。

畢竟,模擬跟實際發生時,所做出的決定往往不一樣,就好像我常常提到的飛機失事的例子一樣。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華爾街金錢萬歲觀後感(Money Never Sleeps)


這部電影的前身是在1980年代上映的華爾街,之前曾經分享過它的觀後感,而續集,是在相隔了10幾年之後,這部金錢萬歲,是接續前一集的後段,Gekko因涉嫌內線交易,因而入獄,10幾年後,他,出獄了。

開頭的第一幕,是在2000年,當時正值網路泡沫,接著直接跳到8年後,當時美國正值經濟動盪之際,也就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次級房貸風暴。

這部續集,一樣由Gekko擔任主線,整部主要聚焦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

如果投資人有曾經經歷過那段時光,想必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感觸會相當的強烈,版主當時還未接觸投資理財這塊,所以對於那時的次級房貸,感受並不是那麼的深刻。

在這部金錢萬歲裡面,對於親情的部分,著墨比較多,尤其是最後一個片段,Gekko雖然成功取回屬於他的地位與榮耀,但是面對親生女兒的不諒解,還是感覺少了些什麼。

再來,由於主要著墨在金融海嘯的部分,所以電影中出現蠻多專有名詞,譬如CMO、CDO及信用違約交換等等,簡單的來說,就是俗稱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所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顧名思義,它是由一般金融商品所衍生出來的商品,但是卻透過包裝,使它變得複雜,風險更大。

巴菲特曾經說過,衍生性金融商品是一種大規模的毀滅武器,甚至,根本不該被發明。

它的風險之高、槓桿之大,足以讓你一夜致富,也可能讓你一無所有。

除此之外,當中也提到了歷史上著名的鬱金香泡沫及1929年的華爾街崩盤,這些都是曾經發生過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當投資人聽到這些事時,不應該認為它們都是歷史,不會再次發生,而是應該想說,如果真的發生了,該怎麼因應。

整體來說,是一部相當值得花時間欣賞的好片,最後補上當中的一句台詞:

"瘋狂是什麼?是重複做同一件事情,卻期待出現不同結果。"

這,或許可以用來解釋某些投資人的愚蠢行為吧,是嗎?


待續...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向鑫豐證券申請電子對帳單

在之前,鑫豐證券沒有電子對帳單的服務,投資人收到的,都是紙本對帳單,不過在鑫豐的官網上,已經公告投資人可以申請電子對帳單這樣的服務。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節省紙張的浪費,投資人也比較好保存,並適當的作成紀錄。

首先,先來到鑫豐證券的首頁,接著點選左邊的網路下單Web1.0(圖片可點擊放大):

進去之後,會看到一個欄位,投資人必須輸入帳號、身分證字號跟密碼,輸入完畢點選確定送出。



再來會有一個同意書,投資人閱讀完之後直接拉到最下面,確認你要收取的電子信箱,最後點選申請即可完成整個申請的流程。

在這邊提醒一下,因為平常大可買進持股是以新的下單介面Web2.0,並且以身分證字號登入,但是在Web1.0,投資人必須多填寫一個帳號的欄位,這時如果忘了,投資人可以先到2.0的介面上,把帳號記下來之後,再進去1.0的介面登入。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電影華爾街觀後感--比投資更重要的事


在電影的後段,Bud驚覺被Gekko利用,淪為內線交易工具的時候,突然意識到,原來代價是如此的龐大,加上得知父親病倒的消息,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原點。

這段我也是感觸蠻深的,當投資人花了很多時間,努力研究,翻遍任何理財雜誌與書籍,目的就是為了找出那打敗指數的方法時,投資人失去的是什麼?是生活、是時間、是與家人的相處。

結果投資人得到的是什麼呢?往往不是打敗指數,而是被指數打敗。

當然我不否認還是會有人能夠打敗指數,但是畢竟那是少數,你如何能確定你就是那少數當中的一個,這就好像請100個人來擲骰子,總會有那幾個人,連續10次都是正面或反面。

大家都很清楚,這是運氣,而不是能力,原因在於,當它擲第11次的時候,正面與反面的機率一樣是一半一半,並不會因為前面的運氣,導致後面機率的變化。對投資人來說,試圖擇時進出市場,進而獲得超越指數的成績,註定是一個贏少輸多的遊戲。

曾經聽過那麼一段笑話,它說,那些自稱能預測市場或個股走勢的專家,常會這樣對投資人說,這支個股目前基本面良好,投資人可以少量買進分批佈局,但是因為市場最近不太穩定,不排除會有反轉的可能。

結論就是,有說等於沒說,這段話對投資人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乍聽起來很專業,但是說穿了,就是一句廢話。

很多事情,不是複雜,是有人使它變得很複雜,投資人應該思考,當初投資的目的,對於想要打敗指數,獲得了不起的成績,這個我可以理解,因為這是人性,但是很多事情,比這個更有意義,更值得花時間去體驗,不是嗎?投資人應該自己去權衡這當中的平衡點。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電影華爾街觀後感--成本,很重要


"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基金經理人打不過S&P500指數?"Gekko對著Bud如此說道。

如果連Gekko都知道這個道理,為何那麼多投資人,還是堅信著基金經理人那莫名的能力?

市場的報酬是由所有參與者所共同享有的,如果今天市場上有100位投資人,報酬10%,代表在這當中,一定有人高於10%,有人低於10%,如此才構成那10%的平均報酬,這是平均數的概念,沒有複雜的計算,只有加減乘除簡單的數學原理。

但是重點是,那是在扣除任何交易成本之前。

巴菲特曾經這麼說過"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乍聽之下這句話好像是廢話,但是當中所隱含的意義其實是,虧損對績效所帶來的殺傷力遠大於獲利。

今天假設有一支基金,淨值為100元,某日下跌了50%,故淨值變成了50元100*(1-50%);在這種狀況下,如果要重新回到100元的淨值,該基金必須上漲一倍,也就是100%,這代表什麼,代表如果投資人能夠控制虧損,在某種層面上,就等於實現獲利。

在現實狀況中,我們很難去預測市場未來的走向,但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就是投資成本,降低投資成本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進指數型基金,一個追蹤狀況良好的指數型基金,交易成本極低,以追蹤全美國股票市場的VTI為例,總開銷比例只有0.05%,也就是萬分之五。

投資人可以獲得與市場幾乎一樣的指數報酬,只要買進並持有,就這麼簡單。

曾經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多數的散戶總是在賠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位居食物鏈的最底層,就好比電影裡面形容基金經理人的一樣。

散戶是綿羊,註定是被宰的一群,除非你可以在事前得知其他人不知道的消息,在市場裡面賺到錢?也許你只是幸運,比別人早一點下車而已。

"你還在執著找出打敗指數的方法嗎?不如投入指數型基金的懷抱吧。"


待續...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電影華爾街觀後感--永遠的贏家


印象中,這部片其實已經蠻久了,在讀書的時候看過一遍,那時還沒有接觸基金,只是一個平凡的學生,當時就已經對這部片蠻有好感,直到最近,大可又花了時間看了一遍,果然有不同的感觸。

相信如果你曾經看過這部電影的話,一定對裡面的主角Gekko所講的"Greed is Good"印象深刻。

這部電影主要是述說一位平凡的證券營業員Bud,為了擺脫營業員的生活,於是花了很多心力,想辦法去認識一位股市大亨Gekko,在一次的內線交易後,Bud如願的取得Gekko的信任,從他身上得到了難以想像的財富,卻從此淪落為被利用的工具。最後,Bud體會到,原來一夕致富的代價如此沉重,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

裡面有幾句台詞,讓我感觸蠻深的,當中有一幕,Bud以要研究股票走勢為由,拒絕了同事的邀請,同事說的一句話,他說"我們只是一個證券營業員,不管客戶是賺是賠,我們還是坐擁龐大的手續費收入。"

讓我想起國內的資產管理業者,所發行的主動型基金商品,為了吸引投資人,便以熱門、趨勢或者圖表等等,吸引投資人買入,我相信大多數的投資人,根本未曾對該商品進行瞭解,只因為聽信朋友或業者的建議,便草率買進,甚至連自己持有的商品是什麼都不知道。

而在交易的另一端,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不管商品是漲是跌,資產管理業者還是持續坐擁手續費收入,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比較表(圖片可點擊放大):



資料取自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樣本為去年2012年整年度,共同基金的總開銷比例(Expense Ratio),比較基準為寶來台灣50,可以看到兩者之間的費用,相差了將近12倍,意思是說,當投資人每投資1萬元在這兩支基金裡面的時候,寶來每年收你46元,但是凱基卻收你542元,對投資人來說,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是,可以藉由這多付出的成本,來獲取更高的報酬。

當然這樣的比較不是很恰當,因為一個是投資於台灣股票市場,一個是新興市場,兩者風險報酬屬性不同,但是我要強調的是,為什麼同樣一件投資商品,投資人付出的費用卻可以相差如此之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就這一點而言,資產管理業者永遠是贏家。

有人說股票市場是零合遊戲,也就是對於交易的雙方而言,一方獲利一方就虧損,今天你要成功賣出持股,實現獲利,代表在交易的另一方,有人願意用較高的價格,來承接股票,但是那是扣除交易成本前的狀況,那,把交易成本納進來之後呢?

免責聲明:本部落格所提供之資訊,為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唯不保證其正確性,亦不作為任何投資上之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之責任。


待續...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如何申請手機條碼?

這是我無意間發現的工具,在博客來訂書的時候,結帳時系統通常會讓你選擇,你是要三聯式電子發票、二聯式電子發票還是捐贈給社會福利機構,當中有一個選項就是透過手機條碼直接以電子的方式存入你個人的帳戶裡面,到時候如果有中獎的話,系統也會自動通知你,那時再把發票印出來就可以了。

大家都知道,目前政府在積極推動無紙化,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這個功能也許很多人已經開始使用了,不過在這邊我還是簡單說明一下申請的流程,首先進入到這個頁面(圖片可點擊放大):


如果你跟我一樣,之前沒有申請過的話,就點選"申請",接下來會有一個注意事項的視窗,直接點選"確定"即可。


接下來必須輸入下列資訊,分別是手機號碼、Email信箱及驗證碼,填寫完畢後點選"我要申請",最後系統會問你是否確定要申請,直接點選"確定"即可。

到這邊,已經完成了申請的步驟,接著系統會發出一封開通信件到當初填寫的電子信箱,只要到該封郵件,然後點選開通即可完成整個申請程序。


最後,就是列印條碼,然後存在你的手機裡面,或是直接列印出來,等到結帳的時候,直接拿給店員掃描條碼就可以了。

 

這樣的一個功能,到底實不實用,成效如何,還有待時間去驗證,但是站在環保的觀點來看,的確是好的,就看民眾買不買單了。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2013年度投資組合調整

回顧完2012年度後,即將踏上新的一年。

在新的一年,有些投資組合需要做些微的調整,主要是海外券商的部分:

在2012這年,我的資產配置如下圖所示(圖片可點擊放大):


當中股票市場的部分,經過思考之後,決定把投資於新興市場的VWO從投資組合當中移除,只保留投資全美國股票市場的VTI及除美國以外全球股票市場的VXUS,以這兩支構成全球的股票市場組合。

目前這兩支的總開銷比例分別為0.06%及0.18%,配息方式皆為季配息。

債券市場的部分,除了保留原先的BWX外,決定把VGIT換成BND,這兩支ETF同樣投資於全美國的債券市場,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總開銷比例,BND的0.1%勝過VGIT的0.12%,再來是交易量的問題,BND的交易量明顯勝過VGIT,這對指數化投資人來說也是蠻重要的,但是必須注意的一點是,VGIT持有高評等債券的比例比BND高,這會導致BND的違約風險相對高了一點。

由以上說明可知,經過調整之後,資產配置將會如下圖所示(圖片可點擊放大):


至於投入的方式,則是每年匯款一次,每半年投入一次,並於年底檢視帳戶狀況並且執行必要的調整動作(例如再平衡)。

另一方面,台股的部分就比較沒有變動,一樣是以寶來台灣50(0050)及寶來台灣高股息(0056)作為配置的工具,一樣每月以零股買進。

最後,新的一年,希望各位都能夠回頭檢視自己的投資狀況,好為未來的這一年作好準備及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