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淺談新修正之員工酬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在去年五、六月間,常常在電視新聞上,聽到所謂的「加薪四法」。

表面上只知道好像是政府為了勞方的權益,而新增的法令規範,但是實際上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本文以下即將探討的就是當中關於「員工酬勞」的規定。

談這部分之前,得先提到一個概念,就是「員工分紅費用化」,我也曾經寫文章探討過,內容是在說,員工分紅的部分已非盈餘的分配項目,而是費用項目,主要的原因是,股東才是公司盈餘的享有者。

但是在商業會計法修正後,公司法並未同步進行修正,導致其產生不一致性,所以在2015年五月,我國即通過公司法的部分條文修正案,相關條文為公司法第235條、235-1條以及240條。

當然員工酬勞的部分,就是新增的235-1條,其內容如下  :  

公司應於章程訂明以當年度獲利狀況之定額或比率,分派員工酬勞。但公司有累積虧損時,應予彌補。
前項員工酬勞以股票或現金為之,應由董事會以董事會特別決議行之,並報告股東會。
本條規定,於有限公司準用之。

也就是說,表面上看起來,公司於年度結束後,若有獲利,應該提撥一定比率或金額給員工當作員工酬勞,看起來好像真的對勞方有利,但實際上呢?

在此我們先針對條文內的字詞做一些說明,以下均取自經濟部的函釋-

獲利狀況:係指稅前利益扣除分派員工酬勞前之利益。
定額:係指固定數額,區間或上下限之訂定方式,均與定額不符。
比率:選擇以固定數、一定區間或下限三種方式之一,均屬可行。

故因應這項規定,公司至遲應於今年的六月底前,完成修正章程的規定,否則即視同未依法律規定,員工若因此導致權益的受損,屬於私權範疇,應循司法途徑解決。

在章程的修正上,經濟部也有提出相關範例,如下-

第X條:公司年度如有獲利,應提撥OO%(或OO元)為員工酬勞。但公司尚有累積虧損時,應預先保留彌補數額。

第X+1條:公司年度總決算如有盈餘,應先提繳稅款、彌補累積虧損,次提10%為法定盈餘公積,其餘除派付股息外,如尚有盈餘,再由股東會決議(有限公司為由股東同意)分派股東紅利。

再者,在會議進行的程序上,也有先後,應該先針對修章的部分進行,接下來才是確定員工酬勞的分配案,最後才是股東盈餘的分配案。

在這邊有兩點必須注意,第一、並未規定分配下限,也就是說會有操作的空間;第二,在一般的公司都會有年終獎金或相關獎金制度,若當年度發放數額大於章程所定數額或比率,原則上就沒有違法的問題。

所以整體而言,對於員工的權益,並不會有太大的實質影響,關鍵在於「酬勞」一詞你是如何去定義的,遇到這類型的問題,還是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會比較妥當。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什麼是美國的肥咖條款(What's the FATCA?)

在台灣的各位讀者朋友們,應該或多或少都聽過美國的肥咖條款,而到底這個法案在規定什麼,與我們之間有沒有關係呢,本篇文章就簡單介紹如下。

主要分為四大部分進行討論與說明,分別是簡介、立法緣由、主要內容以及罰則。

一、簡介-

在台灣所謂的肥咖條款,其正確的法案名稱叫做海外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FATCA),因其首位字母的發音剛好近似肥咖,故稱之。

該法案自2013年一月一日開始實施,要求外國金融機構(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FIs)須與美國稅務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簽訂協定,將具有美國籍身分的帳戶資料,通報與美國稅務局,以下有幾個指標可供各位參考 :

具有美國公民身分或永久居留權(稅務居民)
出生地為美國
具有美國住址或聯絡地址(含郵政信箱)
具有美國電話號碼
持續將資金轉入設立於美國的帳戶
代理人或代簽人擁有美國地址

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徵收這些海外居民的稅,對象包括美國公民、持有綠卡或是符合美國稅務居民身分的外國人,對台灣而言,影響的層面主要為具有雙重國籍的人。

二、立法緣由-

依照美國當地的稅法,是採用全球型所得課稅的方式,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你符合美國稅務居民身分的話,除了所得稅是採用累進稅率課徵外,連境外的所得也要一併申報給IRS。

另外對於非稅務居民的人,通常都給予稅務優惠,譬如像我們台灣人開立海外券商進行投資,所獲得的資本利得是免稅的,只需要針對股利所得的部分就源扣繳一定比例的稅款(台灣為30%),即完成納稅程序,以下附上兩者在稅負上的差異 :

所得來源
稅務居民
非稅務居民
美國來源收入
全部課稅
視比例就源扣繳
非美國來源收入
N/A

所以很多具有美國稅務居民身分的人,利用在海外成立公司,以外國法人的名義對美國進行投資,以取得非稅務居民的相關優惠,目的在於隱藏美國人的身分。

這樣的情況下使得美國損失鉅額稅收,故立法將這個漏洞補起來。

三、主要內容-

這部分主要分為四點,申報標的、申報方式、申報門檻以及例外的豁免申報。

首先是需要申報的標的,是所謂的"特定海外金融資產",內容包括下列各項 :

1. 金融帳戶、股票、基金、公司股權
2. 有現金價值的保險或年金商品
3. 境外機構所發行的財務工具,如信託、退休金等等

但是這邊其實有一點漏洞,這是所謂的正面表列的概念,也就是說,以上這些都在申報的範圍內,那代表什麼? 代表只要不是這些特定金融資產,就不在申報的範圍內,這部分就有一點空間了,至於如何運用就待各位讀者朋友們自行思考。

接下來是申報的方式,在我國與美國政府簽訂的跨政府協議(IGA)裡面,主要提及兩種模式,我國是採用第二種,也就是說由金融機構直接申報給IRS。

再來是申報的門檻,基本上若這些特定金融資產的全部最高值超過五萬美金,就必須申報8938 Form,這個稅表是所得稅的附表,也就是跟著所得稅一併申報,原則上是可以延期的,另外IRS有將門檻的部分進而分類如下 :


申報門檻
長居美國者
年底5(年中7.5),夫妻合報加倍
長居外國者
年底20(年中30),夫妻合報加倍

最後豁免申報的部分,經台美兩國協調後,決定以下這些機構可以豁免申報 :

項目
清單
可豁免之最終受益人
我國政府機構、央行、公保(退)
豁免的金融機構
高雄銀、瑞興銀、華泰銀、板信銀、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
豁免帳戶
遺囑信託、不動產買賣價金信託、公益信託、退休金帳戶
註 : 取自網路上的資訊

這些均為豁免申報的對象,但不代表這些人能夠將資金移轉到這些機構內以躲避申報的義務,原則上這些機構在接受開立帳戶時,都必須先行詢問其是否具有美國人的身分,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不應該接受其開戶才對。

四、罰則-

這部分首先要談到的是"不合作帳戶",也就是說原則上應配合肥咖條款的要求,銀行須辨別銀行帳戶裡面是否有應申報的對象,以便彙整後通報給IRS,但這個時候若是不願意配合,或是客戶不願意公開所屬帳戶的資料時,針對美國來源所得,必須先行扣繳30%的所得稅。

辨別的方式可簡單分類如下 : 

類別
金額
方式
個人帳戶
5萬元以下
免申報
5萬元至100萬元
應透過系統辨識並申報
100萬元以上
應透過人工及系統同步辨識並申報
法人帳戶
25萬元以下
免申報
25萬元至100萬元
應透過系統辨識並申報
100萬元以上
應透過人工及系統同步辨識並申報
單位:美金

這部分對銀行或客戶來說都是相當大的損失,譬如透過信託投資國外的證券,當中有源自美國來源所得的部分,就必須被扣繳30%的稅款。

再來是涉及到未申報的問題,這部分必須相當的注意,因為後果可能不只補稅而已,還有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原則上處罰1萬元,在收到IRS的通知後90天內仍未補報的話,每月罰1萬元,最多罰5萬元。


後記 : 以上為簡單的介紹,若您有這類的問題,還是必須協請專業的美國會計師進行諮詢喔,若您有需要,也可透過大可介紹美國會計師進行處理。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如何透過晨星網站查詢ETF的相關資訊

在美國券商投資方面,我主要持有的是ETF,以簡單的股債組合,構成全球性的投資。

但由於這些ETF是由不同的基金公司所發行,故我這邊習慣用一個統一的窗口,來檢視我的投資組合近況,就是美國晨星網站,以下就簡單介紹使用的方式。

首先,可在入口網站搜尋關鍵字,或是直接點選這裡,進到晨星網站的首頁,然後在右上角(QUOTE)的地方,輸入你想要查詢的ETF名稱,譬如今天你想要查詢由先鋒集團所發行,投資於全美國股票市場的VTI。


接著,你會在這個頁面,看到關於這支ETF的基本資訊,包括目前淨值、市價、發行日期、資產配置與持股狀況等等,讓你能夠先行了解整體的概況。

另外有幾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投資人應該去注意的,包括收益分配(Distributions)、績效表現(Performance)、費用(Fees & Expenses)。


首先是收益分配的部分,該頁面會列出歷年來的分配金額與分配來源,譬如以這邊來說,就可分為利息或股利(Income)、短期資本利得(S/T Cap Gain)、長期資本利得(L/T Cap Gain)以及資本返回(Return Cap)等四種。

再來是績效表現的部分,這邊可分為多個部分,投資人只要參考第二個部分,也就是年度報酬(Annual Returns),主要列示淨值報酬(NAV)、價格報酬(Price)以及一些與同類型的比較等等。


最後是費用的部分,因為它是一種持續性產生的費用,故長期下來對投資人的績效影響頗大,比較正確的運作模式,應該是隨著基金規模的擴大,而逐漸降低所收取的費用比率。


當我們選擇指數化投資,如何選擇一個適合的投資標的,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隨著時代的演進,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仿冒品。

那些披著被動型投資的外衣,實際上卻收取高額的費用,完全不符合指數化投資的本意,希望投資人在選擇時,能夠更加地謹慎,否則到頭來,你仍然是基金公司底下的提款機,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選擇一間你所認同的基金公司,只要你認同它的理念,那麼它所發行的產品,自然就比較接近你所要的選擇。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出去闖,擁抱世界級夢想讀後感


當初是透過臉書粉絲專頁進而知道艾兒莎這個人,精確地來說,是那個標題吸引了我,"放棄22k,蹦跳新加坡!"讓我對於這位年紀輕輕的小女生產生興趣,想知道她在新加坡的生活以及她所經歷的故事。

22K,在台灣是個多麼敏感的字眼,代表著資方的剝削與勞方的無奈,而非常遺憾的,在幾年前的我,22K正是我的第一份薪水。

當時因為剛踏入職場,一心只想著學習,認為就算是只有22K,只要我努力學習,有一天一定能夠擺脫這個連自己都養不活的薪水,但是一年過後,我失望了。

雖然加薪的幅度還不錯,但是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這樣的幅度,要做幾年才能夠領到一個像樣的薪水。

那時候,我開始思考未來的路,老實說,第一份工作的內容是我想要做一輩子的工作,至今我仍然能這樣說,但是現實讓我不得不暫時先離開現有的工作,開始思考我的下一步。

尤其是在我開始尋找工作,投遞履歷時,資方開出來的薪水,讓我真的看不到未來,我曾經跟朋友討論過,為什麼台灣的就業市場會變成這個樣子,不尊重專業、勞資地位極度不平等。

你說我有沒有想過去海外工作,老實說,曾經有,但某些因素的影響,並不允許我這麼做,所以站在我的角度,我只能透過一直學習,來提升我在就業市場的行情,以便取得一份我認為還可以的薪水與工作。

從書中也可以知道,作者艾兒莎現在外表看似光鮮亮麗,但背後所承擔的壓力,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與承擔的,一個到外地工作的人,一方面要強迫自己適應不同的文化,一方面為了生活與現實,被迫只能在腦袋裡面思念家鄉的孤獨感,都讓我非常佩服這些踏出國外的人。

另外,在本書裡面,有幾句話確實讓我感到很無奈以及無力,譬如一位新加坡老闆對台灣的評語,"說穿了,台灣人就是太愛學了,想說先學會再致用來達到目的,這就是非常可怕的通病"。

而那位老闆講的,正好是英文這個語言,讓我們試著回想,從我們國中,甚至國小就開始接觸英文,一直到大學畢業,這超過10年的學習,你到底都學了些什麼。

我相信很多人,在大學畢業後連一些基本的生活對話都還講得勉強,連艾兒莎也在書中承認,她在讀了四年的應用英文系後,踏出國外才發現,以前學的一點都派不上用場,這代表什麼,我不知道,也許只能解釋成我們國家的教育非常失敗。

再來的一句話,更點醒了我,說"我們的薪水平均比你們高出一至兩倍多耶,所以我才不懂你們要怎麼省,才能買房,追求夢想、擁有存款,然後過退休人生啊?"

不得不說,講得一點都沒錯,套用在台灣來說,最明顯的就是那些公務人員,我們國家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一份四萬多塊的薪水,會讓這麼多人想要去考,甚至不惜捨棄自己的生活品質、工作、存款甚至人生,為的是什麼?

先聲明我對於公務人員並沒有偏見,但是我必須說,報考比率實在太高,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這是必須思考的,再來,一份四萬多塊的薪水,是要存多久,才能買得起房子,尤其是以現在的房價來說,動輒就要上千萬元。

還有就是,在台灣很常聽到一句話,就是"你們這一輩的年輕人就是因為怎樣怎樣,才會拿到這麼低的薪水,我們以前可是過得很辛苦的..."。

不客氣地講一句話,時代不一樣了,也許你們以前真的過得很辛苦,但是我覺得這句話對年輕人不公平,我曾經看過一篇新聞,一位精通三國語言的國外碩士,在台灣老闆開出來的薪水只有三萬五。

如果台灣的就業環境再不改善,只會有更多人出走,不要一味的怪罪年輕人,想想你們能夠給他們什麼吧。

最後,在書中其實還有很多有趣且值得思考的議題,這些內容就留給你們慢慢品味吧,相信有很多地方,你會很有感受的,尤其是你還身在台灣工作的人。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探討信託與稅法上之關係

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們有沒有聽過"信託"這個名詞,感覺上好像是個離我們很遙遠的東西,在一般人的既定印象下,常常會覺得好像做信託的,都是一些公司的老闆,或是擁有高資產的個人,才有成立信託的必要與實益。

但是其實,信託不只是這些人的專利,重點在於成立信託的目的、功能與優點,所以以下就簡單介紹信託的概念,並整理一些與信託有關連的稅法規定,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信託的概念、稅法原則性規定與例外規定等。

首先是信託的定義,在信託法第1條就明文規定如下 :

 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

由上可知,要構成信託這個法律行為,主要的角色有三,委託人、受託人及受益人,自然人或法人均可擔任這三個角色,再來要注意的是,財產權的移轉與為受益人之利益。

簡單的來說,就是雙方簽訂信託契約,委託人將財產所有權移轉與受託人,使受託人依照約定的目的,為受益人管理財產的關係,就是信託的最基本架構。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思考,為什麼要成立信託,這當中有什麼樣的好處,讓委託人甘願把財產權移轉給別人,這個就必須讀者朋友們來想想看囉。

另外,在信託裡面,分為自益信託與他益信託,區別在於委託人與受益人是否為同一個人,若是,即為自益信託,反之則為他益信託,而這裡所討論的,均指私益信託。

接下來是稅法的規定,整理如下 :

法規
內容
所得稅法
成立時視情況課徵所得稅或贈與稅;所得發生時視情況申報或扣繳【20%】納稅。
土地稅法
以受託人為納稅義務人,自益信託應與委託人合併計算地價總額,他益信託應與受益人合併計算地價總額。
遺產稅
遺囑人死亡或受益人死亡時課徵。
贈與稅
符合視同贈與條件時課徵。
房屋稅
以受託人為納稅義務人。
契稅
他益信託下,於移轉時課徵【6%

最後是例外不課稅的規定,共有所得稅、營業稅、土地增值稅、贈與稅、契稅等等,這時候就必須先了解所謂的信託導管理論。

法規
條文
內容
所得稅
§3-3
信託財產移轉例外不課稅之情形
營業稅
§3-1
信託財產移轉不視為銷售之規定
土地稅
§28-3
信託財產移轉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之規定
贈與稅
§5-2
信託財產移轉不視為贈與之規定
契稅
§14-1
信託財產移轉不課徵契稅之規定

簡單的來說,即是將信託制度作為委託人與受益人中間的導管,本身並非課稅主體,故譬如像信託財產在委託人與受託人間、受託人相互間或是受託人與受益人間之流動,並沒有課稅的問題。

當然上述所及,都是一些基本整理,若想要更深入瞭解信託概念的話,還是必須請專業人士進行規劃,才能以發揮其效果。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如果一本書的封面,就大大寫著這一句話,對你來說,會有什麼樣的感覺,當初的我在書局閒晃時,就被這本書的書名與標題吸引,心想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內容又在講些什麼。

一本講述阿德勒思想的書,一個年輕人對世界與自己的不滿意,與一位哲學家的對話,整體上來說,是一本很不錯的書籍,探討的內容也很適合大眾閱讀。

世界對你來說,是個什麼樣的概念,你曾經覺得力不從心,好像不管做什麼事,世界都跟你唱反調,不論是路人,朋友甚至身旁最親近的親人,也許他們只是關心你,不希望你受傷,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你的人生。

有些事情並不會因為別人的提醒而使風險降低,因為這些風險你早就已經知道且衡量過了,有些事情並不會因為失敗而否定自己,因為至少你做了,不帶後悔的做了。

曾經看過一句話,你看世界的角度,決定世界是什麼樣子。

在書中,哲學家的論點一直不被年輕人接受,譬如一開始的決定論與目的論,今天大家會把一些不如意,歸咎於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因為我家境不好,所以才沒辦法出國讀書,因為我曾經受過欺負,所以無法走入人群等等。

這些因為怎樣所以怎樣的想法,背後隱含的意思通常是如果我可以怎樣,就會怎樣,這是一種欺騙自己的想法,因為以目的論的角度來看,今天你要做什麼跟你以前曾經經歷過什麼,一點關係都沒有,重點在於現在,而不是過去。

接下來談論人際關係的部分,你是否曾經問過自己這個問題,"你喜歡自己嗎",若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麼原因是什麼,相反的,若答案是否定的話,原因又是什麼?

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很多人會感到不快樂,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不管是在工作上,家庭上或是生活上的種種,但是書中認為,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人生是自己的。

被稱讚是好事,但是如果你是因為達到某些人的期望而被稱讚的話,那麼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你只是活在別人的期望裡面,你有自己發自內心想做的事嗎,你曾經做過什麼事,讓你感到快樂的嗎,這些都是你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最後,很多人會在一年度的開始擬定年度計畫與展望,但是站在書中的角度來看,似乎又不是那麼的重要,因為重點在於現在,此時此刻,而不是過去或未來。

你當然可以稍微思考一下未來的方向,但是就是因為未來是未知的,所以人生才會有趣,故你應該做的,是認真地活在每一個當下,只要你活好每一個當下,那麼未來與過去的思維就會被打破,因為每個剎那,都會是一個結束。

一本能夠讓你細細品味的好書,只要是人,都會有迷惘,需要別人給予解答,這個時候,不一定要是現實的對話,透過書本,也可以讓你慢慢思考,進而達到你的目的。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你的夢想就是最棒的存錢筒讀後感


艾爾文,是一位我蠻喜歡的理財作家,其部落格文章也是我吸收財經相關知識的題材之一,與一般仿間談論投資的書籍不同的是,其主要的寫作方向集中在理財這個部分,之前曾經分享過他的著作讀後感,下班後賺更多以及從零開始穩穩賺,而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著作。

本書的內容主要在強調"存錢"的重要性,曾經聽過一句話,決定你財富的關鍵,並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存下了多少錢。

很多收入還不錯的上班族,乍看之下好像很高、很夠用,但實際上卻有大多數人仍然存不到錢,甚至還負債,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也許是賺得多所以花得多,或是長久累積下來的消費習慣不容易改變等等,不管怎樣,重點還是在於本身對於存錢的觀念與目標還不夠清楚。

怎麼說呢,譬如今天有兩個人,一個人在消費習慣上比較沒有節制,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只為了一時的滿足感;而另一個人在買任何一樣東西的時候,都要先考慮很久才下手,平常很少看電影,吃大餐,過著很平凡節儉的生活。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怎麼看待這兩個人,一般人通常會覺得,第一個人比較會享受生活,人生短暫,不應該省這個省那個的,這樣一點意義都沒有,而對於第二個人,就會覺得,到底在省什麼,生活需要過得如此侷限嗎。

但你有沒有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第一個人這樣的消費習慣與態度,可能會為他帶來災難,譬如花錢不懂節制,長期下來不但沒存到錢,反而負債,加深了退休之後的困擾與麻煩,而他真的滿足了嗎,也許有超過一半的消費,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而第二個人,也許他很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與目標,平常過節儉一點的生活,偶爾吃個好一點的大餐,將省下來的錢拿來做他認為最有價值,也最有滿足感的事情,譬如出國自助旅行等等。

結果誰贏了,答案應該很明顯。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薪水那麼少,存那些錢有什麼用,還不是買不起想要的東西,也許在現在,你的確買不起,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存下錢的話,情況會更糟。

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曾經想過,我認為最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存下一部分的錢,目的在於緊急預備,因為意外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發生,剩下的部分,就盡量的去投資自己,譬如精進自己的專業能力,學習投資理財等等,都會是對你未來有幫助的。

很多人會因為時間,而放棄某件事,但是別忘了,時間是一把雙面刃,今天你懂得去利用它,它就會回饋給你;反之,若只是一味的浪費,虛度光陰的話,那麼它也會是阻礙你進步的最大障礙。

總而言之,決定權還是在自己身上,建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剩下的讓時間去累積,自然會有令人滿意的成果,最後作者在書中有提到一個財務優化步驟,值得讀者慢慢思考,譬如備足生活預備金、結清現有負債、存下一定比例的收入以及夢想的規劃與實現等等。

相信這本書會幫助你們改變一些既有的財務壞習慣,讓自己的金錢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2016美國券商年度投入暨回顧

距離上次投入美國券商已經是一年前了,所以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這次投入美國券商的過程與年度績效回顧。

目前我在美國券商這方面,使用的券商是第一理財(Firstrade),投資組合裡面持有四支ETF,分別是VTI、VXUS、BND以及BWX,以最簡單的股票及債券ETF組成全球性的投資組合,持股比例分別為40%、40%、10%、10%。

這次的匯入資金過程有比較趕一點,主要是因為之前沒有先換美元留起來放,導致兌換率在相對高檔的地方,但是因為以長期而言,這些差距應不致影響太大,所以還是照著原先的計畫,換匯後立即匯出。

這次選擇的方式是全額到付,國泰世華這邊收取台幣600元的郵電費,等資金到位之後,隨即依設定好的比例投入資金,進行年度檢視與再平衡等等動作。

在投資組合的績效上面,我們參考美國晨星的資料後整理如下 : 


VTI
VXUS
BND
BWX
報酬
0.36%
-4.19%
0.56%
-6.69%
同類表現
-0.62%
-2.62%
0.5%
-5.44%
相差(註)
0.98%
-1.57%
0.06%
-1.25%
註 : 若為負數,表示落後於同類表現。

由上表中投資人可以發現,在2015年不只股票市場表現不好,連債券市場也一樣,但是對於同時持有股票與債券這種理論上負相關性的資產,還是具有一部份的風險分散效果。

若以我的比例來租略計算的話,我的投資組合在2015年的績效應該會是-2.14%,今年度的配置上面還是暫時沒有要進行調整,也許之後會考慮持有更多不同種類的資產,譬如REIT或是抗通膨債券等等。

最後,還是提醒一下各位投資朋友,若你跟我一樣,是採用指數化投資,並且長期持有以獲取貼近市場報酬的方式的話,千萬不要因為一些因素,例如投入當時的匯率正在高檔,就捨棄或是延宕了你原先的投入計畫,因為如此做的後果,可能會讓你錯過更多市場的漲幅。

比較好的方法,是定期檢視目前的匯率,如果到了你所設定的價格,即使還沒有到投入的時點,還是可以考慮分批買進,以免像這次一樣,將匯率鎖死在相對高點的價格,相對墊高了投資人的投入成本。

剩下的就是選擇好投資組合,並且按照計畫的買進持有,長期下來獲得市場給予我們的回饋,這樣就夠了。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註冊健保卡網路服務流程

我國自今年(105)年開始,可透過全民健保卡申報去年(104)年度的所得稅,這邊簡介一下申請的流程。

首先,先連結到登入網頁(或搜尋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網站),接下來點選"首次登入請先申請",點進去之後會有一些管理作業要點,直接按同意即可,如下圖所示 : 


接下來到了申請的頁面(記得使用IE瀏覽器),先插上你的讀卡機,並插入健保卡,按下讀取按鈕,系統就會自動讀取相關資料,填上戶口名簿上的戶號及戶籍地址後,點選下一步即可,如下圖所示 : 


最後,一樣輸入頁面上的基本資料後,點選申請就完成了,幾分鐘之後你就會在登記的E-mail信箱收到認證通知信,點選裡面的網址進行最後認證即可完成整個註冊程序,如下圖所示 : 


成功之後你將可透過健保卡查詢相關健保資料,所以日後若要查詢健保資料的話,除了可以使用自然人憑證外,又多了一個管道,真正達到多卡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