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投資人該有的保障-海外券商篇

接下來,如果你有開立海外券商,並且進行交易的話,這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一開始,如果聽到要開立海外券商,投資人內心一定會害怕(包括我),為什麼呢?因為是第一次,沒有任何經驗,也什麼都不懂。但是如果你瞭解之後,就會知道你還是擁有該有的保障,並不會因為地點是美國而有所不同,差別只在於能否克服而已。

你會想說,如果海外券商倒了怎麼辦?我怎麼知道發生事情時該怎麼辦?我又不懂英文等等,但是這些就是必經的過程,只要你能耐著性子慢慢去瞭解,這些在你心中的疑問將會慢慢的找到答案。

那到底該注意些什麼呢?主要有兩個機構,是投資人進行美股投資前,必須瞭解的兩大機構:

首先是FINRA(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簡稱金融業監管局,成立於2007年,顧名思義,這個組織主要是負責監管的動作,就跟警察一樣,只要有交易發生,就會進行調查,是一個美國的自律組織。從它的網頁上面也可以查到所屬會員券商的相關資料,查詢方式可參考這篇文章

再來是SIPC(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Corporation),簡稱證券投資人保護公司,它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機構,它存在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保護投資人的資產安全,當成員證券商面臨財務困難時,就是它該出面介入的時候了,這有點像是台灣的證券投資人保護中心,關於SIPC的相關資訊,可參考綠角寫的這篇文章

如果你有在使用美國券商的投資人們,應該都有發現,在網頁上面券商會列示其為上面兩個機構的會員,並且受到一定的保障。

查證只是為了讓自己安心,並且選擇更正確的道路,讓自己的投資之路更順遂,也更安心。

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投資人該有的保障-國內篇

大家生長在台灣,對於投資商品會有一種安心感,總會覺得就算發生什麼事,至少語言是可以溝通的,相對的壓力就輕鬆了許多。

但是一提到海外券商,大家心裡就會有一種恐懼感冒上來,原因可能是因為不熟悉的語言或是環境,簡單來說,投資人要的是一種安心感。

譬如今天如果想投資國外的市場,一般來說有兩種方式,第一是直接開立海外券商,直接買進;第二是透過投信公司,間接買進。前者就好像是我透過Firstrade直接買進ETF,後者就好像是投資人透過投信買進境外或海外基金。

通常來說,投資人大多會選擇後者,因為只要一通電話,或是在網路上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完成交易的動作。

可是遺憾的是,前者對於投資人來說,應該會比較好。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當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時,政府或是金融機構對投資人提供哪些保障,首先是國內的部分:

第一,存款保險保障,可參考這篇文章

相信有大多數的人,在銀行或是郵局都有存款,不管是活存、支定或是定存,都在存款保險保障的範圍內,但是金額有所限制,目前的規定為:

"每一存款人,在國內同一家要保機構存款之本金及利息受到存款保險保障的最高額度為300萬元。"

所以當投資人放在金融機構的存款超過這個上限的時候,比較安全的作法,是分散資金,譬如開立另外一家金融機構,把資金分配出去,好讓帳戶內的資金維持在存款保險保障的額度內。

第二,證券投資人的保障,可參考這篇文章

在全民皆股民的現在,相信大家都有買過或是接觸過股票,通常投資人買進的證券有兩種,第一是在集中交易市場買賣的上市股票,第二是在櫃檯買賣中心買賣的上櫃股票,少數人則是交易興櫃股票。

但是投資人有沒有想過,當你所屬的證券經紀商,發生財務困難時,你所持有的證券,有保障嗎?

很多人可能會回你說,反正在台灣,要是真的出問題的時候,自然會有人解決。我覺得這是一種消極的想法,身為一個投資人,在進行投資前,就必須確認自己該有的保障。

目前針對這部分的規定為:

"對每家證券商或期貨商之每一證券投資人或期貨交易人一次之償付金額,以新臺幣壹佰萬元為限。"

所以如果你在同一家證券商持有超過價值100萬元的有價證券,就必須小心,超過的部分,可能會有無法回收的問題發生。


待續...

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平民投資王讀後感--我所要的

上一篇文章後,這篇來講點不一樣的東西,也分享屬於我的,那種嚮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做過一件事,而那件事會讓你特別開心,就算沒有任何回報,你也會做的心甘情願?

在我心中,那件事就存在著。

在我大四那年,我參加了學校裡面的一個志工團體,叫做馬偕兒童志工,它是隸屬在諮商輔導組裡面的一個志工團體,顧名思義,就是到馬偕醫院去做志工,而對象就是小朋友。


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當志工,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在我的人生當中,我所遇到的貴人太多,所遭遇到的事情也跟同年紀的人不太一樣,但是這些我無法改變,我能做的,就是回報。

幫助別人,不一定要付出金錢,有時候一些非金錢上的付出,搞不好會更有意義。

也許有些事就像劉先生在書中所提到的,你所做的每件小事,都會對你往後產生很大的影響,對我來說,也是如此。

首先,我認識到了很多朋友,在每次的社課裡面,大家一起聊天、一起為了某件事而努力的時候,那種感覺,真好。


再來,我從志工當中學到另一件事,就是有時候,不要把事情想得太過於複雜,就以小朋友為例,對他們來說,陪伴的重要性可能勝過任何一件事,有時候長越大,會發現這個世界好像越變越複雜,但是其實一切都沒有變,只看你如此看待罷了。

由於我們服務的地點是醫院,所以對象自然就是去看醫生、或是住院的小朋友,有些甚至還帶著點滴架看著我們的表演,但是當他們從我們的表演中獲得滿足、展露笑容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除了馬偕醫院外,我們還有去療養院,那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服務的對象大部分是一些比較特別的大朋友小朋友,但是很奇怪的是,氣氛反而更好,雖然有時候可能會失控,但是他們表現出來的,反而是最真的自我,完全沒有一點的掩飾,人,不是就該如此?


他們雖然比較不一樣,但是有時候,從他們身上反而學到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快樂,而且是人類最原始的那種快樂,如果你在現場,一定也感受的到。

我曾經跟我朋友這樣說過: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當一輩子的志工,沒有任何理由,因為我喜歡。」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平民投資王讀後感--我所想的

 
作者劉鳳和先生是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保險前輩,我對保險的認識也起源於他的作品,平民保險王,相關的讀後感可參考這篇文章

那麼這本書還是講保險嗎?當然不是,保險固然重要,但是別忘了,人生還有更值得去作的事。

雖然書名叫做平民投資王,但是這個投資,跟一般人所認知的可能有點不一樣。通常大家指的投資,可能就是買股票、買基金或是玩外幣等等,但是這個對劉先生來說,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雖然我本身也有在進行投資,但是我非常認同書中的觀點。

首先,我之所以會進行投資,是因為目前的經濟環境、物價與薪水的脫鉤,使得我不得不尋求讓資產成長的方式,所以我選擇投資,但是我不碰個股,只買進低費用並且追蹤指數的指數型商品,也就是我所信奉的指數化投資。

另一方面,我試圖專注在我的工作上面,因為我一直覺得,我現在這個年紀,薪水低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我能不能學到東西,如果可以學到我想要的東西,就算是工讀生的薪水,那又何仿?至少我,已經得到我要的了。

所以我常常跟自己講,如果今天你薪水兩萬二,不是你的錯;但是如果十年後,你還是兩萬二,你就該檢討了。

再講回來投資,現在大家口中的投資,對我來說只是讓資產成長的方式罷了,對我來說,投資還有更深的含意存在。我常常在想,人生就那幾十年,人活在世界上,應該作一些讓自己不會後悔的事情,作一些讓自己熱在其中的事情。

但是別忘了,現實,也就是金錢。

講一句很實在的話,沒有錢,什麼事情也沒辦法做。

那在我的心中,有沒有一件事,雖然沒有相對的補償,但是我卻樂在其中的呢?

有,那是在我大學的時候所發生的事,至今我還是無法忘懷。

就跟我一起回想吧。


待續...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3天搞懂美股買賣讀後感


當初是從網路上得知這本書的資訊,加上我有在投資美股,於是便透過博客來購入。

內容主要是介紹美股的一些資訊,例如交易所的簡介、各種指數的介紹等等,當中也提到海外券商的開立。

台灣的投資人如果想要投資美股,主要的管道有兩種,第一是直接開立海外券商,直接向券商買進,譬如我所開立的Firstrade,書中針對這部分也有進行介紹,選擇的券商是Scottrade

第二種是複委託,意思是投資人先在國內的證券商開戶,再藉由國內的證券商向國外的證券商開戶,以進行買賣的動作。這樣的方式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點,就是成本的問題,這對投資人來說相當不利。

這就好像是,買基金的時候,透過銀行買,或是直接向投信公司買的道理一樣,多一層關係,自然就多一層費用。

投資人如果不想多花冤枉錢的話,直接開立海外券商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缺點可能是,不熟悉所造成的恐懼感,這個需要投資人自己去克服,當你習慣了之後你會發現,你的選擇是對的。

其實書中還涉及很多層面的探討,對於想要瞭解美股的投資人們,是一本還不錯的入門書。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讀後感續


除了買進指數化投資工具之外,剩下的就是年底的調整動作,俗稱的再平衡(Rebalance)。

當一個指數化投資人其實很輕鬆,只要在特定的期間裡面持續買進指數化投資工具,然後不理它就可以了。真的是這樣嗎?沒錯,但是說歸說,卻很多人做不到。

為什麼呢?不是只是買進然後持有嗎?是阿,但是人都有貪婪的一面,以我為例,當我買進的那一天,市價偏高時,我就會想說,該不該緩一下,等到低一點再買,這個想法固然沒錯,但是卻會造成一個問題,就是時間價值。

如果你猜得對,之後價格的確如你所願的下跌了,那麼當然沒問題,但是如果反而上漲的話,那你不就喪失了這段期間的獲利了嗎?這的確需要投資人自己去克服。

在買進之餘,還有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在每年的年底,必須回過頭檢視一下在這一年當中,帳戶內的投資標的,其所占的比例,是否還是維持當初的水準,若有變動,必須執行再平衡的動作。  

什麼是再平衡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資產配置的比例調整回原來設定的水準,譬如我以VTI及VXUS作為全球股票市場的配置工具,比例各為50%,一年過後,比例變為60%及40%,這個時候就必須賣出VTI,同時買進VXUS,使得帳戶內的比例維持原先各50%的水準。

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

第一個,控制風險水準,當初之所以會設定持有的比例,一定是考量過風險承受度後的結果,那麼當某一檔持股的比例已經偏離原先設定的水準時,代表風險可能已經超過你能夠承受的程度了,這個時候就必須進行調整,以維持風險的控管。

第二,買低賣高,這聽起來很有趣,不過在執行再平衡的過程中,投資人確實是在買低賣高,把這一年以來漲多的持股賣掉,並且同時買進這一年來表現較不好的持股。

有時候花點時間想想,原來買低賣高不需要搞得如此複雜。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2013年度投資組合調整

回顧完2012年度後,即將踏上新的一年。

在新的一年,有些投資組合需要做些微的調整,主要是海外券商的部分:

在2012這年,我的資產配置如下圖所示(圖片可點擊放大):


當中股票市場的部分,經過思考之後,決定把投資於新興市場的VWO從投資組合當中移除,只保留投資全美國股票市場的VTI及除美國以外全球股票市場的VXUS,以這兩支構成全球的股票市場組合。

目前這兩支的總開銷比例分別為0.06%及0.18%,配息方式皆為季配息。

債券市場的部分,除了保留原先的BWX外,決定把VGIT換成BND,這兩支ETF同樣投資於全美國的債券市場,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總開銷比例,BND的0.1%勝過VGIT的0.12%,再來是交易量的問題,BND的交易量明顯勝過VGIT,這對指數化投資人來說也是蠻重要的,但是必須注意的一點是,VGIT持有高評等債券的比例比BND高,這會導致BND的違約風險相對高了一點。

由以上說明可知,經過調整之後,資產配置將會如下圖所示(圖片可點擊放大):


至於投入的方式,則是每年匯款一次,每半年投入一次,並於年底檢視帳戶狀況並且執行必要的調整動作(例如再平衡)。

另一方面,台股的部分就比較沒有變動,一樣是以寶來台灣50(0050)及寶來台灣高股息(0056)作為配置的工具,一樣每月以零股買進。

最後,新的一年,希望各位都能夠回頭檢視自己的投資狀況,好為未來的這一年作好準備及規劃。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讀後感


你還在想這樣的薪水如何存下第一桶金嗎?你還在煩惱這些資金的成長空間嗎?看這本書就對了。

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如何在少少的薪水裡面,透過一些投資界的法則及方法,讓你手中的資金能有合理的成長空間,答案就是指數化投資。

指數化投資又被稱為被動投資,這是相較於主動投資的說法,以基金為例,一般大家所熟知的基金,就是投資人把錢拿給專業的投資機構,利用這些專家(一般人把他們叫做基金經理人)的專業知識及能力,為投資人創造出超越大盤的績效水準。

被動投資則相反,基金經理人只是買進所設定指數的所有或大部分持股,接著只是定期去調整成分股的狀況,譬如以寶來台灣50為例,這支ETF所追蹤的標的指數就是台灣50指數,所以寶來台灣50的主要目標,不是打敗指數,而是試圖把成本降到最低,然後讓ETF的績效趨近於指數的績效表現。

書裡面在在顯示,長期而言,投資人持有主動型基金的表現,將會不如持有指數型基金,為什麼呢?主要在於兩個地方:

第一是市場的不可預測性,那些專家總是宣稱能夠在市場上漲前買進,下跌前賣出,但是結果卻不是如此。

再來是高昂的費用率,這是相對的,基金公司的收入越多,投資人的費用就越多,可運用的資金就越少,對基金績效就越不好,但是不管績效好或不好,基金公司每年還是從投資人的口袋裡拿走那些費用。

這樣合理嗎?一點都不合理,但是到目前為止,卻不曾聽說過有投資人向基金公司反映費用太高的問題呢。


待續...

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2012年度回顧續1

除了國內的投資部位之外,剩下的就是海外券商的部分,這部分我選擇的券商是Firstrade(之後可能會加入TD Ameritrade)。

選擇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共有五個,分別是代表全美國股票市場的VTI、新興市場的VWO、除美國以外股票市場的VXUS、全美國公債市場的VGIT及除美國以外國際債券市場BWX。

配置的比例如下所示(圖片可點擊放大):


從表中可看出,今年以來的股票市場普遍表現都還不錯,漲幅最大的是VTI,幅度為13.07%,次之為VXUS,為12.91%;至於債券配置的部分,並沒有太大的變動,大都維持在一定的區間當中。整體的配置在經過一年的漲跌之後,也沒有偏離標準太多的現象。

在Firstrade裡面,每交易一次ETF,手續費為6.95美元,所以我設定的方式為每年匯款一次,每半年買進,並且於年底時一次調整比例。

不過從今年開始,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首先,是配置比例的問題,在股票市場的部分,可能會把VWO拿掉,僅以VTI及VXUS作為全球股票市場的配置工具;債券市場部分,可能從VGIT換成BND,原因是因為VGIT有交易量偏低的問題,故換成同樣投資全美國債券市場的BND,相關的比較可參考這篇文章

再來是券商的問題,目前使用的是Firstrade,但是之後可能會慢慢加入TD Ameritrade,藉由其提供的免手續費ETF的優惠,試圖降低投資成本,同時也讓我接觸的領域越來越廣,學到更多關於這方面的知識。

藉由指數化投資工具,一步一步累積我的資產,這是我認為還不錯的方式,沒時間看盤?不猜趨勢?不碰分析?那就買進整個大盤吧。

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2012年度回顧續

接著我們來看看2012年以來,我手中的指數化投資工具的表現吧,首先是國內的部分。

在台股的部分,我以0050及0056作為整個台股的指數化投資部位,同時設定每月以零股買進,並且於今年的11月收到寶來所配發的現金股利,股息殖利率都在3~5%之間。

下圖顯示目前的投資狀況(圖片可點擊放大):


可以看到,目前0050是獲利而0056是虧損的狀態,0050是在去年11月就開始投入,總計投入次數較多,而0056則是今年才開始投入。

表中顯示的投資成本,是已經計入買進時的手續費支出,在這方面,由於我是個蠻注重成本的人,所以在券商方面,我選擇鑫豐證券,它是目前國內證券商裡面,手續費最低的一間,雖然在這當中有經過調整(可參考這篇文章),但是整體來說還算是蠻划算的。

在配置方面,主要還是著重在0050,因為它是代表整個大盤,而且比較符合指數化投資的精神,0056則是輔助的角色,雖然它持有的標的也是中大型權值股,但是畢竟含有人為的判斷問題,所以重要性還是不足0050。


待續...

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2012年度回顧

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一下子一年又過去了,這一年對我來說是個轉折,為什麼呢?因為我踏入職場,開始工作了。

三月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撰文頻率的降低 ,那段時間裏面我很少發文,更不用說關心投資帳戶了,那是一段很奇妙的日子,每天的生活就是起床讀書跟休息,就這樣維持了大約3個多月的時間,就只是為了一個考試。

但是我發覺這樣反而是好的,平常專心工作、專心生活,時間到了就買進所設定的持股,等到年底的時候就一次檢視整年的投資成果,這樣不是很好嗎?

四月的時候,已經收到了券商寄發的1042S表格,為了報稅的關係,所以我去上了綠角的報稅專班,除此之外,還寫了心得分享的文章。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向美國國稅局(IRS)報稅取回被預扣的股利所得,整個過程大約兩個多月左右,從4月的寄出文件到6月收到退稅支票,可參考這篇文章

回顧今年另一個比較重大的突破,就是我開立了第二個美國券商帳戶,TD Ameritrade。主要的原因在於,它的101支免手續費ETF優惠,雖然是英文介面,但是現在已經不會像當初開立Firstrade時,那種擔憂的感覺了。反而很慶幸的是,不需要特地跑到國外開戶,就可以擁有自己的海外投資帳戶。

再來,我開始撰寫有關稅務方面的文章,主要的原因在於我的工作性質,希望能提供這方面的資訊,也讓我自己能夠在撰寫的同時吸收的更深入,畢竟本業還是很重要的

下一篇文章將轉個方向,檢討一下這一年下來,我的投資帳戶的變化,以及該作的必要調整。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談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相關規定續

上一篇文章談到補充保費,雇主負擔的部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所得人必須負擔的部分,這也是大家會遇到的狀況。

主要的條文在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1條:


可以看到紅色框框的地方,總共有六項所得,在今年(102年)可能會被課徵到補充保費,當中包括超過四倍投保金額的獎金、兼職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股利所得、利息所得及租金所得。

關於這六項所得課徵補充保費的規定,這邊我給各位一個大方向,至於細部的規定可能就需要自己去摸索了。

首先是課徵範圍,也就是上下限,基本上來說,超過5,000元就要列入課徵,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則不在課徵範圍內,簡單的說,上限是1,000萬元,下限是5,000元。

再來,什麼狀況下可以排除補充保費的課徵,規定在扣費辦法(全名為全民健康保險扣取及繳納補充保險費辦法)第4條:

可以看到當中的第一點,就是我前面所說的上限,只要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就不需要課徵補充保費,剩下的幾點可能需要各位花點時間去研究,這邊我舉第二點為例,一般來說股利所得是必須課徵補充保費的,但是第二點卻排除掉,原因是因為雇主或業主通常就是以營利所得去投保健保,這部分已經被課徵一般保費了,如果再針對這部分去課徵補充保費,那不就等於重複課徵了嗎?

從今年開始,如果有那六項所得,民眾可能就要多付出這些成本,所以這是攸關大家的權益,不得不花點時間好好瞭解一下。


註:實務上會碰到的狀況有很多種,必須民眾自行去判斷,這邊只提供一個最基礎的概念,希望能讓大家對二代健保有更清楚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