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買一間會增值的房子讀後感

這本書的作者愛莉,原本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偶然間接觸到房地產的相關議題,覺得這個領域相當有趣,於是深入研究,進而創立自己的網站,主要是提供一些房地產的相關知識,以及教戰守則等等,網站名稱為House123,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以自行點閱參觀。

在人的一生當中,有幾個特別重要的時間點,買車、買房。

這兩個都是大部分民眾會經歷的過程,又加上這兩個規劃,是在金錢上來說相對大額的支出,所以在決定出手前,一定要經過了解,一方面避免買到報價太高的物件,另一方面也讓自己在這方面更有敏銳度與基本知識。

講到買房,你有預計幾歲要買房嗎? 要買在哪裡? 買什麼類型的房子? 理想中的房子,要是什麼風格的呢?

我相信這些問題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曾盤旋過無數次,因為在某種程度來說,買得起房子,代表你的人生已經到了另一個階段,代表你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撐起整個家庭。

但是在近幾年來,雖然建商一直蓋房子,但是房價還是很高,以我居住的台南市來說,幾年前可能只要五、六百萬,就能夠買到一棟三樓的透天厝,但現在呢?

恐怕沒有一千萬買不到。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蓋這麼多房子,房價又那麼高,真的有那麼多人要買嗎?

或許就像愛莉在書裡面說的一句話,"買房子就像買股票一樣,在市場高點的時候,仍然有價值被低估的公司,反之,在市場低點的時候,也同樣會有價值被高估的公司。"

只要買得合理,就好了。

在本書裡面,一開始先簡單介紹,房子的種類,在市面上可以分成預售屋、新成屋與中古屋等等,每一種類型的房子,都有他應該注意的細節與優缺點。

譬如雖然預售屋可以在完工後,再慢慢還款,對購屋者的資金壓力較小,但另一方面,由於看到的是樣品屋,可能會與之後實際完工後的樣子有落差,所以如何挑選建商,施工的品質如何,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

又譬如中古屋,雖然相較來說,房價比較不是那麼高,但因為使用年限的問題,一些耗材性的東西,可能在購屋時就要特別注意,是否要額外預留一筆裝修費用。

剩下的就是一些小細節,譬如調閱土地與建物謄本、簽訂履約保證等等,都是一些很簡單,但對整個交易安全來說相當重要的環節,要不是看這本書,我還真不知道,看一間房子,有那麼多需要注意的呢。

不過自己的感覺還是很重要,先遑論這間房子是要自住、出租還是出售,多注意一些細節,除了免除日後多餘的支出之外,也能確保在價格上能夠有所談判的空間。

這邊我就提到這邊,有些東西要實際看到書裡面的內容,才會比較清楚,這邊就不多加贅述了。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雲端查稅追緝令讀後感


這本書主要在探討,在現行國稅局的稽徵技術下,納稅義務人經由鑽法律漏洞,以達規避稅負的情形,已不多見,且風險將越來越高。

主要的原因在於,雲端整合技術日臻成熟,國稅局針對想要取得的資料,已在彈指之間,故租稅效率大大的提升,而納稅義務人的一舉一動也將無所遁形。

本書內容從各個稅法去論述,並適時舉例一些仿間錯誤的節稅方法,以提醒讀者勿採行,以免因小失大,不但稅沒省到,反而被補稅加處罰鍰。

譬如在遺贈稅及所得稅裡面,有所謂的捐地節稅、成立基金會捐款申報扣除等等、在奢侈稅裡面,有所謂的假贈與真買賣、利用自用住宅循環出售以及假離婚等,其實看似合法,但要是國稅局真要查起來,還是有辦法的。

況且,對國稅局查稅而言,實務上有所謂的帝王條款,也就是稅捐稽徵法第12-1條的實質課稅原則,這一條的制定,也間接保障了稅捐稽徵單位的課稅優勢。

近幾年來,稽徵單位為了彌補短少的稅收,紛紛提出一些改善方案,譬如民國100年六月施行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簡稱奢侈稅,就是為了針對一些奢侈性財貨的交易,課徵一定比例(10%或15%)的稅負,但其實其制定內容不符合租稅公平。

又譬如長年以來,為符合憲法所訂"漲價歸公"的精神,所制定的土地增值稅,看似合理,但因為公告現值與市價間的落差,導致實際上仍是漲價歸私。

故從2016年一月一日起,實施房地合一稅制,就是為了落實實價課稅的租稅公平主義,但又為了避免重複課稅,故已列入土地增值稅稅基課徵的土地漲價總數額,得在計算所得稅時,當成稅基減除。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故雖然政府一直希望可以藉由租稅改革,來達到充實國家稅收,同時符合租稅公平的目的,但總是會有一些漏網之魚,這個部分,在國稅局的查核技術日漸成熟下,應可適度減少。

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其實不管你是從事什麼行業,有些法令對你本身,還是有重大影響的,譬如所得稅,只要你有所得,不論是否為受薪階級,都必須依照所得稅法規定,申報納稅。

譬如土地稅及房屋稅,只要你有土地、房屋,在持有期間就必須繳納持有稅,出售要繳增值稅等等,故民眾對於這些息息相關的法令,還是必須要有一些基本的認識才行。

一直以來,我對稅務都蠻有興趣的,這也會是我以後努力的方向,整體來說,這本書對於想要初步了解稅務的讀者朋友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註1 : 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其實很多錯別字,有一度讓我懷疑是否有經過校正,故在這邊我整理了勘誤表,讓讀者朋友們參考,可點選這裡

註2 : 若想要真正了解一部法律,我認為還是必須從頭到尾,一條一條的瀏覽與閱讀,如此才不會只有殘缺的片段,而短少了整個立法架構。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誰偷走你的獲利讀後感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金融業人士,但卻以投資人利益為出發點,提醒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時,不應該犯那些錯誤,或者應該盡量避免從事哪些活動,是相當值得閱讀的投資佳作。

首先一開始,作者指出,在現實世界中,不管是媒體還是財經界的專業人士,都喜歡把某項經濟指標的變化趨勢,解讀成判斷未來經濟或股市走勢的工具,譬如GDP指數或是利率等等。

但現實狀況是,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非常的低,甚或是沒有任何因果關係,主要原因是,這些指標通常都是根據"過去"的表現所計算出來的,對於未來大多沒有太大的參考依據。

接下來,作者提到了"運氣與技巧"的問題,他指出,很多投資人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運氣,什麼是技巧,就如同仿間的財經類雜誌特別喜愛的主題,"短期內致富",這會給讀者一個感覺,就是這些人看似擁有一般人所沒有的投資嗅覺,能夠事前知道未來市場的走勢,或是有自己的一套選股策略。

但經過很多研究指出,通常這些狀況無法持續下去,原因在於,主要在於運氣,而不是技巧,所以無法經過長時間的考驗,往往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相信所謂的投資專家,不如相信自己。

研究指出,影響投資績效最主要的關鍵因素,往往是自己的投資行為,也因為這樣,所以在學術領域的模型若套用在現實金融市場上面,往往會失真。

大家都知道股神巴菲特,是少數靠著投資成為全世界前幾大有錢的人物,於是很多描述他投資方法的書籍不斷推陳出新,彷彿只要好好研讀一番,就能夠成為巴菲特第二,但很可惜的是,至今還沒有這樣的人出現。

重點在於,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功複製他的投資方法,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到底他是如何看待他的投資部位的。

長期投資,是投資獲利的不二法門,除非你有過人的擇時進出市場或選股的能力,否則大多數投資人都應該選擇長期投資這條路。

看似簡單,但歷年來的研究發現,投資人持有證券的期間正在慢慢縮短,這也意味著對投資人績效的傷害,將越來越大。

很多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才是最好,最能夠經過時間考驗的,選擇一個適當投資組合,然後不管它,看似消極的做法,長時間下來會發現,反而是對投資績效最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