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海外券商的使用--投資人的莫名恐懼

在去年的三月,我開始了我的海外投資之旅,使用的券商是Firstrade,主要的理由是因為它提供了中文的交易介面,讓我得以踏出第一步。

因為我的英文能力並不是很好,所以從我開始學習指數化投資之後,隔了一段時間才正式開立了美國券商的帳戶,但是我的學習經驗告訴我,這個決定是對的,但是我必須面對接下來所遇到的問題。

在美國掛牌的ETF或指數型基金,每年的總開銷比率(Expense Ratio)是以千分之幾在算的;在台灣,光經理費就高達一點五的百分比,如此大的差距,讓我不得不向海外券商前進。

但是在台灣,也是有一些值得購買的基金或ETF,例如寶來投信所發行的指數型商品,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指數型商品發行公司,當中我也寫過幾篇關於ETF的分析,例如寶來台灣50寶來台灣高股息寶來台灣中型100等等,有興趣的投資人還請不吝指教。

直到今年,我第一次收到券商所寄發的報稅文件,1042S表格。那時我就在想,雖然金額只是股息的30%,但是如果可以透過報稅的方式取回,將會更突顯美國券商的優勢。

接下來我將會進行報稅的動作,如果有任何心得或進展,會跟各位投資人作分享。

在這一年當中,我透過券商所提供的開戶優惠活動,推薦了蠻多投資人,但是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位投資人完成開戶並且進行注資的動作,這讓我想到我當初也是猶豫了很久,才決定進行海外投資,可參考海外投資之路一文。

明明知道哪裡比較好,卻不前進;明明知道國內的投資環境對投資人績效的殺傷力有多大,卻還是不肯離開,我相信這是一種恐懼,投資人由於看不到實體的券商,所以心生恐懼,由於面對不熟悉的語言,所以逃避。

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談黃金存摺--買賣相關事項

這篇文章主要是以台灣銀行為例,說明買賣黃金存摺時須注意的一些事項:

首先,要開辦黃金存摺的業務之前,一定要先在該行辦妥開戶的手續,接下來才能開立黃金存摺的帳戶,以台灣銀行為例,分為新台幣帳戶及美元帳戶兩種,當中新台幣的部分是以公克(g)為單位,其最低交易量是1g;另外美元的部分是以英兩(也就是俗稱的盎司)為單位,其最低交易量是1英兩(31.1g)。

再來是投資人買進的方式,依自身的需求可分為單筆買進跟定期定額兩種,在成本的部分單筆買進是免手續費的,而定期定額則有最低3,000元的扣款限制,日期為每月的6,16,26日,由投資人自由選擇。

在定期定額的部分,它有一項規定是說,不論扣款是否成功,均向投資人收取100元的手續費,我們以最低的3,000元為例,100元的手續費代表投資人每扣款一次,成本就是3.33%(100/3,000)。

以成本的立場來看,應該不會有投資人選擇定期定額的方式,而讓銀行多一筆手續費收入。

接下來是投資人在進行買賣時,所會出現的一些問題。第一,會有價差的出現。我們以新台幣帳戶為例說明:


如上圖所示,我們看到的是三個營業日的交易狀況,當中的賣出價格,指的是銀行賣給你的價格,也就是投資人的買進成本,而買入價格是指當你想要把存摺內的黃金餘額回售給銀行時的價格,這中間的差額,就是投資人所承擔的買賣價差。

意思就是說,如果你在4月25日買進黃金後又立即將它回售給銀行的話,你就馬上損失了19元的買賣價差(當然交易價格在盤中會有波動,這裡暫不考慮)。

第二,在買賣的過程中,如果有資本利得的產生,則視為財產交易所得,這時應以所得價款減除相關成本費用後的餘額為所得額,依法課徵所得稅,若有損失,也可自所得額中扣除。

當中對於出售成本的認定,投資人可以採合理而有系統的方法計算,例如先進先出法(FIFO)、加權平均法(AVE)、移動平均法等等。

:黃金存摺本身並非存款的一部份,所以不受存款保險的保障,相關說明可參考中央存款保險公司一文。

待續...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談黃金存摺--簡介

在以前,黃金被認為是避險及保值的工具,所以家裡面的長輩幾乎都會持有一定數量的實體黃金,可能是金條、金塊或是一般的飾金等等,而他們持有的目的可能只是為了保值、收藏或是供子女出嫁使用。

現在的人們持有實體黃金的比例逐漸降低,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黃金的投資工具,例如黃金基金、黃金ETF或是黃金存摺等等,這些我在黃金投資工具概述當中有做了一些簡單的說明。

再來是因為這幾年金價的上漲,使得投資人將資金移往黃金投資工具當中試圖獲取短期利益,有人把金價上漲解釋為美元貶值,也有人說黃金是貴金屬,價格只會漲不會跌,但是在這些說法底下其實都沒有實際的證據能夠證明這些論點。

(其實已經有研究指出,金價的走勢與美元的貶值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存在,另外,雖然金價是呈現上漲的趨勢,但是長期以來金價的購買力卻是維持一定的。)

在眾多黃金投資工具當中,最熱門的不外乎黃金存摺。所謂的黃金存摺,是將投資人所購買的黃金,以數量化的方式登錄在存摺上面,由開辦銀行代為保管,進而免除投資人保管及儲存的風險。接下來我將以台灣銀行為例,為各位做一些簡單的說明

待續...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黃金條塊簡介

黃金投資工具概述當中,我曾經提過投資黃金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持有實體黃金,這邊我以台灣銀行所販售的黃金條塊為例,說明投資人持有黃金條塊應注意的一些細節(圖片來源:台灣銀行)


首先請大家看到這一張圖,在黃金條塊上面,通常會顯示幾個資訊,而這些資訊是黃金持有人必須瞭解的一部份,分別如下(圖片可點擊放大):

1.品牌:在黃金的買賣交易上,投資人最好選擇國際上知名的黃金供應商,以台灣銀行為例,它的黃金條塊主要供應商是瑞士銀行(UBS),當中著名的標記就是三把鑰匙。

2.重量:在黃金條塊上面,會顯示所屬的重量,目前最主要的衡量單位有英制(盎司,ounce)跟公制(公克,g)兩種,以台灣銀行為例,它所提供的重量規格分別有1KG,500g,250g及100g等四種。

3.成色:也就是純度的意思,例如圖中的999.9,代表的意思就是條塊的黃金含量是99.99%。

4.產地:由於台灣銀行的黃金供應商是瑞士銀行,故在條塊上便顯示它的產地為瑞士(Switzerland)。


以上幾點說明都是投資人應該注意的資訊,另外台灣銀行對於大量銷售的部分,有提供適度的折讓金額,詳細資訊可參考該行網頁。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共同基金必勝法則讀後感--導讀

這本書的作者是約翰柏格(John Bogle),他是美國先鋒集團(Vandguard Group)的創辦人,也是指數化投資之父,是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人物。

其實我蠻早以前就想要閱讀這本書,只是我當初去博客來查詢時,它顯示已絕版,直到最近,這本書又出了新版,與舊版不同的地方在於柏格在每個地方加入了一些文字,述說這十年來的感受與投資不變的道理,在十年前是如此,十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此。

全書分為上下兩冊,加起來的篇幅大概有近800頁之多,內容總共分為五大篇,分別是:

上冊

第Ⅰ篇 論投資策略
第Ⅱ篇 論投資選擇

下冊

第Ⅲ篇 論投資績效
第Ⅳ篇 論基金管理
第Ⅴ篇 論精神

對柏格來說,投資要成功,一定要作個長期投資人,而這時候,低成本的指數型投資工具自然就成為一般投資人持有的最好選擇。為什麼主動型基金的績效通常不如被動型基金,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整個市場的報酬就是這麼多,這時,交易成本的高低往往就決定了績效的好壞。

待續...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黃金投資工具概述

大家對黃金這個商品一定不陌生,這個常被大家當作避險及保值的工具,在近年來隨著證券市場的成熟發展,使得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投資黃金的工具,這邊我簡單整理了一下目前投資人所可以投資黃金的管道。

首先,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就是直接持有實體黃金,這也是以前家裡的長輩最常使用的方式,例如黃金條塊、金幣或是最普遍的飾金等等,不過缺點是具有保管及儲存的風險及成本。

接下來是一些連結黃金的投資商品,例如這幾年來最受投資人喜愛的黃金存摺,它是以存摺的方式將投資人所購買的黃金單位數登錄在存摺裡面,有點類似股票的集保帳戶一樣,讓投資人免除了儲存及保管的風險。

同時,雖然它常常被稱為紙黃金,但是財政部有規定,要開辦黃金存摺的銀行必須同時持有100%的黃金準備,意思就是說,投資人也可以透過兌換的動作換得實體黃金,當然每間銀行有不同的規定,例如要額外付出費用或是有規定的單位數等等。

另外黃金ETF也是投資人可以選擇的一種工具,大家都知道ETF是以追蹤特定指數為目的的金融商品,而黃金ETF也是一樣,它追蹤的標的就是黃金現貨,同時透過發行受益憑證的方式在市場上自由流通。同時它也可以執行實物交換的動作,將受益憑證換成實體的黃金,不過由於規模較大,通常不是投資人購買黃金ETF的主要目的。

最後就是黃金基金,這也是前幾年大家非常熱衷的投資工具,但是這邊要注意的是,黃金基金的投資標的並不是實體黃金,而是那些以開採礦產為主的公司股票,意思就是說,你持有的標的物其實是股票,並不是黃金,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經濟、政治或是其它因素皆有可能導致股價產生波動,這邊投資人須特別注意。

接下來我會對這些商品作進一步的瞭解,再提出我的看法。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傳奇的投資人物--股神巴菲特(Warrent Buffett)


有在接觸投資的的朋友,一定都聽過這名傳奇的投資人物,當然我也不例外,不過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過他的任何著作,主要的原因是市面上太多以他的名字出版的書籍,讓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如果讀者朋友們有推薦的著作的話,還請不吝分享。

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最近傳出巴菲特罹癌的消息,他在致股東報告書中親自向大家宣佈,他被診斷出罹患第1期的前列腺癌,這則消息一傳出,讓大家都很震驚,一向很健康的巴菲特,怎麼突然會傳出這樣的消息呢?在此也祝福他能夠早日恢復健康。

以價值投資聞名的巴菲特從不推薦任何股票與基金,但是你知道嗎?他曾經多次公開向大眾推薦指數型基金,他認為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最適合的商品就是買進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並且長期持有(相關的內容可在Google打入關鍵字查詢)。

此外,巴菲特非常致力於慈善工作,為此,他甚至跟紐約的避險基金公司訂了一個十年之賭,期間是2007年到2017年,由雙方各拿出32萬美元,在這十年之間,這筆資金就投入無息債券當中,等賭局結束後,這筆資金將增值到100萬美元左右,到時候獲勝的一方,可以將這筆慈善資金捐給指定的單位。

這個賭局的內容是巴菲特認為在這十年之內,一支簡單的S&P500指數型基金的績效將會勝過該基金公司所精心挑選的五隻避險基金的平均績效,就像童話故事中的龜兔賽跑一樣,而在計算績效的時候,所有交易成本、費用都要列入考量。

目前這個賭注已經進行到了一半,根據新聞表示,目前是由S&P500指數型基金以些微的差距落後,到底結果會是如何呢?讓我們期待2017年吧。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鑫豐證券調整手續費公告

在台股的配置上,我以寶來台灣50(0050)作為主要的投資標的,以每月買進零股的方式參與台股市場,選擇的券商是鑫豐證券

這間券商不是很有名,甚至全台灣只有一間服務據點,但是為什麼當初我會選擇它呢?主要的原因在於它的手續費折扣比起其他券商而言,更有競爭力。

一些比較知名的券商,它們提供的手續費折扣大多落在5折至7折不等,但是別忘了,有20元的手續費下限。意思就是說,今天你的成交金額扣除折扣後的餘額如果低於20元的話,不好意思,你還是要付出20元的交易成本,這個對小額投資人來說其實相當的不利

相較來說,鑫豐提供給投資人的手續費折扣是1.7折的優惠,重點是,它的手續費下限是1元,這個優勢對小額投資人來說,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這也是我選擇鑫豐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最近,鑫豐的官網貼出了一則公告,內容如下:

自101年7月1日起,單筆手續費最低不少於10元。例如單筆成交金額7000元*0.1425%=9.975元不足10元,故該筆手續為10元,且不享有1.7折優惠。若成交金額7800元*0.1425%=11.15元,該筆手續費預收11元,並於次月10日折讓退回11*0.83=9.13元,仍享有1.7折之優惠!

大致上的意思是說,手續費10元的下限只適用在原始手續費低於10元的情況,只要原始手續費高於10元,投資人一樣享有1.7折的優惠。

經過上述的手續費調整之後,其實對小額投資人的影響並不大,如果你投入的金額在7,800元以下,又想獲得折扣的話,可以以增加投入的金額或是減少投入的頻率這兩種方式來因應都是可行的。

整體來說,鑫豐提供的手續費優惠對小額投資人來說還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人人都需要的「純」意外險

保險,是一種風險移轉的工具,它的本質其實是好的,它讓保戶透過繳交保險費的方式,將自身無法承擔的風險藉由保險契約轉嫁給保險公司承擔。但是由於目前市面上充滿太多複雜的險種,常常使得保戶無所適從,甚至買到不適合的商品,可參考我對保險的看法

對於沒有保險概念的讀者朋友們,我推薦平民保險王這本書,作者本身從事保險工作,但是對保險卻有不同的見解,可參考我寫的讀後感文章

這邊我以最近收到的意外險保單為例,並且列出幾個意外險網站,讓讀者朋友們自行比較。首先看到收據的部分:


上面列示的是保戶的一些基本資料、保費等等,可以看到這張保單的保險費為1,949元,意外險通常都是以一年為一期,到期保險公司會自動幫你續約(除非職業類別變更或是其他狀況),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的保障內容如何:


這張保單是由華南產險公司提供,敦煌保險經紀人公司提供商品諮詢及投保服務,相關的商品介紹可參考這個網頁,而這個意外險我曾經在閱讀保單條款須注意事項中舉例說明過,我們來看看它實質的保障內容吧。

這份保單主要分為兩個部份,分別是責任險與傷害險,分別說明如下:

責任險,是被保險人於保險期間內,因意外事故致第三人發生體傷、死亡或財物損害,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賠償責任並受賠償請求時,保險公司於保險契約內所約定之賠償限額內,對被保險人負賠償之責。

意外險,是指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因遭受意外傷害事故,致其身體蒙受傷害而致殘廢或死亡時,保險公司依照保險契約約定給付保險金。」而意外的定義是指非因疾病引起之外來突發事故。

以這份意外險為例,保額為新台幣三百萬元,職業類別為第一類,保費是1,949元。這代表什麼?代表保戶每年只要繳650元就可以擁有100萬的保障,你覺得一般家庭每年花不起650元嗎?不,每個人都可以,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低保費高保障的商品。

我一直覺得保險跟投資的概念很像,只要你的觀念健全,就夠了。有時候,並不是越複雜的東西越好,投資人或保戶一定要能夠獨立思考,不然很容易就會買到不適合自己的商品。

以下列出幾個意外險的比較網站,方便保戶做比較(或在Google打上意外險搜尋):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險商品,記得,一定要是低保費高保障的商品,切記切記。

免責聲明:此處所提供之資訊,僅供讀者朋友們參考,唯不保證其正確性,不作為任何投保上之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之責任。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綠角報稅專班心得--投資路上的良師益友

在上禮拜六,也就是4月14日,我參加了綠角在高雄舉辦的報稅專班的活動,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綠角的活動,也是第一次看到綠角本人,時間是在下午的兩點。這場活動主要是說明利用海外券商進行投資的投資人,如何透過報稅這個動作,取回被美國政府預扣的稅款,這也是我參加的主要目的。


由於我是第一次進行報稅的動作,所以對整個流程還不是很熟悉,幸好綠角先生解釋的很清楚,每講解到一個階段,就會停個幾分鐘問問在場的成員有沒有不懂的地方,隨時可以舉手發問。

上課的地點是在文化大學的推廣教育部,而我是坐在比較後面的位子,當時我稍微看了一下,發現在場的成員當中,我好像是年紀最小的一個,這種感覺還蠻奇妙的,讓我回想起當初接觸投資理財時的情況,一個連基金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的人,直到現在,我找到了屬於我的投資方式,就是指數化投資。

在這個過程中,影響我最大的就是綠角財經筆記,要不是接觸到綠角,我現在可能還在買國內高額內扣的主動型基金,而我的投資觀念也許就沒有那麼紮實,對我來說,綠角就是我投資路上的良師益友。

投資對我來說,是一輩子的事情,今天我選擇了指數化投資,我就會堅持下去,不必擔心明天市場的漲跌,不必擔心投資組合的波動會影響到我的情緒,一切交給市場做決定,我只要做好我該做的事情就夠了。


接下來我將嘗試進行報稅的動作,如有成功的話,再跟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收到券商的報稅文件1042S

透過海外券商投資的投資人,應該都會收到一張券商寄發的1042S表格,這張表格是用來報稅用的,由於我使用的券商是FIRSTRADE,所以這邊僅說明如何查詢這張表格,首先登入FIRSTRADE的帳戶,選擇電子檔案


接著點選稅務文件,Tax Year(報稅年度)由於我們是申報去年2011年的收入,所以選擇2011,最後點選搜尋,就會看到你的1042S表格,檔案為PDF檔。另外投資人應該還會收到券商寄發的紙本1042S表格,這些都可以當作報稅的文件,沒有所謂正本複本的問題。


在去年的三月,我投入了海外券商的懷抱,那時我給自己一個期許,並且鼓勵自己說,這是你自己的學習心得,你要相信這個選擇是對的,並且堅持下去。

在這一年當中,我學習到了很多,並且讓我更加的確定我走的這條路是對的。而現在,我將面臨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透過報稅,取回被美國政府預扣的30%稅款,我相信這個過程將是有趣且有成就感的。

註:券商已於5月初陸續發出修正後的1042S表格(corrected 1042S)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讀後感--資本利得稅(證券交易所得稅)的課徵對股市的影響

證所稅的復徵是台灣目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尤其是針對股民來說,更是攸關。大家都深怕證所稅一旦開徵,勢必會對證券市場造成影響。但是這兩者之間真的有關係存在嗎?書中費雪先生舉實例證明了這兩者之間是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存在的,意思也就是說,稅的高低並不影響股市的表現,那麼這些謠傳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

首先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大家普遍都認為實施證所稅將會成為股市的重大利空,我想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24年前,也就是民國77年,我國前財政部長宣佈開徵證所稅之後,造成台股的無量下跌,這個陰影至今仍然停留在投資人的心裡,但是當時的無量下跌真的是導因於證所稅的關係嗎?還是有更大的利空因素在運作呢?

當中作者提出兩大思考方向,讓投資人能夠真正的去思考稅的改革(不管是加稅或減稅)對證券市場所造成的影響。

第一,資本利得稅是對所得課稅,只要所得沒有實現,基本上就沒有任何的影響。今天你是投資人,在正常情況下,你為了不被課所得稅,是不是理論上持有證券的期間會拉長才對,那為什麼反而會湧現賣壓呢?是因為大家都認為股市會因此下跌所以賣出,還是投資人深怕自身的交易成本會因為頻繁的進出市場而大幅增加呢?

第二,為什麼大多數的股市投資人無法長期的從市場中獲利,為什麼投資人無法持續的預測市場的走勢呢?那是因為股市消化各種因素的效率極高,股價幾乎即時反應了所有已公開的資訊。導致投資人無法藉由這些資訊去獲取額外的報酬,但是偏偏有投資人這麼做,而且是常態。

很多的理財書籍裡面都會提到一點,它說,人,是一種很特別的動物,但是有時候卻很悲哀,例如人們習慣在一群毫無次序的資料當中試圖找出規則,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更悲哀的是,還真的讓他找到了。

也許復徵證所稅真的會對股市造成影響,但是如果人們真的因為擔心後續的影響而放棄掉原本投資的初衷,那才真的是悲哀。

待續...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讀後感--被動投資很困難

作者在書中寫道,他認為被動投資其實不如想像中的簡單,尤其是針對正常的投資人來說,更是如此。這其實相當的有趣,當我看到標題時我也嚇到了,被動投資不是最簡單最單純的投資方式嗎?在被動投資下,投資人只要選定適合的指數化投資工具,並且定期的買進並持有,就可以了不是嗎?

但是當我看完之後才發現,作者講的其實相當的中肯,當中也反映出為什麼大多數的投資人會獲得如此難堪的報酬。你覺得被動投資很容易嗎?那你該看看費雪先生如何反駁你。

為什麼被動投資很困難呢?主要的原因有兩個,分述如下:

第一,投資是一項反直覺的活動,但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靠的又往往是直覺。例如今天市場大跌,或是有所謂的利空消息發佈,這時候一堆報章雜誌或所謂的財經專家就會跟你說,投資人阿,不要站著不動,快做點什麼吧。但是其實我們都知道,對投資人來說,站著不動才是最好的因應方式。

第二,情緒永遠是投資時最大的敵人。今天你身為一個指數化投資的信奉者,你就應該很清楚的知道說,你該做的事情永遠只有一個,就是買進並緊抱你的投資組合。不要懷疑,就是這麼的簡單。

但是人是有情緒的,而情緒這個壞東西,常常使你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例如大家都知道投資應該買低賣高,才能獲得一定的報酬,但是你知道嗎,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在買高賣低,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參考投資人真的在買低賣高嗎

最後,作者提到了被動投資之所以困難在於免佣基金。他認為免佣基金的出發點是好的,它能使投資人降低交易成本,進而增加報酬,但是由於免佣的性質,導致投資人可能會更頻繁的買進跟賣出,使得整體的報酬下跌。

這個概念其實柏格先生也曾經提過,他認為ETF這個新興的投資工具本質上是好的,但是由於它能夠在任何時間點進行買進與賣出的動作,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投資人的濫用。

整體來說,我還是認為被動投資是最適合一般散戶投資人的投資方式,但是投資人必須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做的事情是什麼,不要隨著市場的起伏波動,長期下來絕對可以獲得屬於你的那一份指數報酬,共勉之。

待續...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讀後感--直覺與反直覺

書中的第二部份,談到許多策略面的迷思,例如停損、定期定額、技術分析等等面向,作者一一的說明,這些一直以來被投資人奉為投資策略的東西,充其量只是為了投資人的莫名直覺所創造出來的。

停損,指的是投資人自行設定一個百分比,當投資組合的虧損達到以上標準時,即執行賣出的動作,避免損失的擴大。例如我設定20%當作我的停損點,當我的基金跌幅達到20%時,我就賣出基金,避免日後跌幅擴大,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聽起來是個相當合理的作法,但為什麼是個迷思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股價並不是序列相關的,意思就是說,今天的上漲或下跌,並不會影響到明天市場的狀況,很難相信吧?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當中作者還提到幾個重點,例如停損之後,投資人如何決定下一次的投入時點與標的?還有就是停損點的設定,是基於何種考量?還是只是視投資人的心情而定?這些都是投資人需要思考的地方。

定期定額,指的是投資人定期投入資金進而參與市場的概念,但是沒有人說定額定額一定要以月為單位,而且沒有人說投入的次數越頻繁,績效就會越好,投入的次數增加,反映的是交易成本的上升。這個概念我在定期定額買進---頻率比較中曾經舉例說明過。

技術分析這個名詞,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但是它到底有沒有效果存在呢?我只能說我不知道,因為我沒有嘗試過,同時我也不打算嘗試。但是可以確定的事實是,技術分析是以過去的事實作為日後預測的基礎,聽好,是過去的事實。

這其實可以跟很多東西連結在一起,例如基金的評等、過去的績效等等,它們代表的都是過去的事實,不代表未來。當然有沒有效果是見仁見智,但是書中提到一句話我覺得講得非常好,它說,今天你能找到一個證明指標有效的圖,我大可以找到更多個證明它無效的圖。

一個有效的指標,應該有持續的預測效果存在,不然它就是無效。這個概念就跟運氣與能力的差別一樣,在於持續性。

待續...

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先鋒基金超市開戶流程

這個基金買賣平台是我最近才得知的,經過查詢之後才發現原來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它主打的重點就是基金的選擇多樣,另外手續費的部分比起一般的申購管道來說,更有競爭力,於是我花了一點時間進行瞭解,並且開了戶頭,這邊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開戶的流程,供投資人做參考。


首先,進入到先鋒基金超市的首頁,點選我要開戶。


接下來會進入到資料的填寫畫面,共有三頁需要填寫,當中不乏一些基本資料、交割帳戶的設定及投資屬性的分析等等,這邊依投資人自身的狀況填寫完畢即可。

當所有資料填寫完畢後,點選確定開戶,送出後,會出現下面這個畫面,這時候代表已完成線上開戶的部分了。同時投資人會收到一封確認的信件,告訴你已完成線上登錄的動作。


最後投資人只要把信件內的申請書附件寄出即可完成開戶的動作。同時在兩個工作天內,會有專員主動跟你聯絡對保的事宜及一些應該注意的事項。是不是相當的簡單呢?至於這個基金平台裡面所販售的商品,到底有何特別之處,有機會再寫幾篇文章跟各位分享。


免責聲明:本篇所舉例的先鋒基金超市,僅供說明使用,作者與先鋒基金超市之間沒有任何利益上之往來,不作為投資之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之責任。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讀後感--投資人的基本迷思

作者肯恩費雪,是美國一間資產管理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同時也是投資界裡面一位蠻知名的人物,這本書的內容就如同他的書名一樣,點出許多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時所會產生的迷思,並且一一說明與破解。

其實我對書籍的要求還蠻高的,一開始會先鎖定幾本書單,接著到實體的書店去翻閱它的內容與排版,看看是否適合我閱讀,關於選書的過程,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分享,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參考看看,這樣的過程能夠避免我選到不適合的書籍而浪費額外的金錢。

首先我會知道這本書的存在是因為看了綠角寫的讀後感,覺得應該是一本能夠輕鬆閱讀的書籍,加上它的標題對我來說還蠻有吸引力的,於是透過博客來訂購了這本書。

在我的部落格裡面,可以看到書籍讀後感的分享文章占了大多數,這是因為我認為目前的我,最需要做的,就是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透過作者的文字,持續加強投資的觀念。另一方面是我覺得花個幾百塊錢,就能夠閱讀到作者辛辛苦苦出版的書籍,相當的值得。

你認為債券比股票安全嗎?你認為停損是個投資策略嗎?你認為資產配置的比重應該隨著年齡而作修正嗎?很抱歉,這些在費雪先生心中,就只是個迷思。

這本書總共分為五大篇幅,分別就不同的主題去說明一些投資人所會犯的迷思,在這當中有幾個迷思讓我覺得蠻有趣的,也值得投資人好好的深思一番。雖然我只看完了其中一部份,但是我相信這本書絕對有閱讀的價值,我也希望我能夠從這本書裡面,獲得更多不同的見解。

接下來,我將列舉出幾個我認為值得討論的主題,提出來跟讀者朋友們一起分享。

待續...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統一大滿貫基金概述--費用結構

這支基金,是由統一投信在民國89年4月10日所成立的,主要投資於國內的股票市場,也就是說,它是一支股票型基金,截至今年的4月6日為止,它的資產規模為131.03億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股票型基金。

其實在以前,我也曾經買過主動型基金,但是由於後來接觸了指數化投資之後,發現也許這樣的投資方式比較適合我,所以自從那次後,就沒有再碰過主動型基金了。對我來說,我並不會排斥主動型基金,但是它的確有許多的缺點存在,當中最主要的缺點,就是它的高費用結構。

在很多的研究裡面都清楚的指出,基金的總開銷比例如果越高,長期下來對基金的績效表現將會造成嚴重的殺傷力。這個我在總開銷比例對基金績效的影響裡面曾經說明過。

另外一個嚴重的缺點,就是主動型基金所帶來的績效表現,通常無法持續。這個現象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四四三三法則,這是一個以過去的績效來選擇基金的方式,但是事實證明這個法則的無用論,因為過去的亮眼績效並不是未來獲利的保證,這個我在四四三三法則的迷思裡面以實際的例子說明過。

說了這麼多,我們來看看這支基金的費用結構吧,這邊我列出的,是取自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列出的是去年度的總開銷比例,如下所示(相關的查詢方式可參考這篇文章)


我們可以看到當中包括經理費1.6%、保管費0.15%及其他費用總計2.12%,也就是說,不管基金經理人為投資人帶來怎樣的績效,都可以大大方方的從投資人的口袋裡面拿走這些錢。相較之下,台灣50的總開銷比例只有0.48%,足足差了4.5倍之多,為什麼同樣是台股基金,費用會相差那麼多,這也是我不選擇主動型基金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它的公開說明書中,有列出近五年來的總開銷比例,讓我驚訝的地方在於,這2.12%的高額內扣費用竟然是這支基金近五年來最低的總開銷比例,讓我不禁好奇,在如此高費用的結構下,到底為投資人帶來怎樣的績效表現呢?

不過值得鼓勵的是,這五年來的費用是呈現遞減的趨勢,而費用降低所帶來的結果,顯然對投資人來說是有利的。

待續...

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統一大滿貫基金概述--主動與被動

在我的部落格裡面,其實很少出現國內主動型基金的討論文章,主要的原因在於我是一個指數化投資的信奉者,對於主動型基金的涉獵本來就比較少,加上國內一般主動型基金的高費用結構,讓我深深感到國內的投資環境的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在台股的配置上面,我以寶來台灣50作為主要的配置工具,另外由於我是小額投資人,所以每月以投入零股的方式參與市場。沒錯,這是一個相當偷懶的投資方式,而且毫無趣味可言,唯一的動作就是買進並且持有,但是卻相當符合我的投資屬性與觀念。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投資方式,績效會好嗎?對於這樣的疑問,我只能說,這種投資方式很無聊,甚至不需要花時間去研究,投資人唯一要做的,就是選定適當的指數化投資工具,以定期的方式買進並且持有它,就可以了。

我無法確定若干年後我的投資績效會如何,但是我的學習心得告訴我,這樣的選擇是對的。我不喜歡看盤,因為我覺得投入這些時間,去看盤與研究,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效益,因為我是個指數化投資者,因為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裡面談到一支近年來蠻熱門的基金,叫做統一大滿貫基金,它是由統一投信所發行的,同時它也是目前台股基金裡面,規模最大的一支,讓我對它產生了興趣,所以接下來我將簡單的介紹這支基金,並且適時的與台灣50做比較,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參考一下。

待續...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短期資金的好去處--短天期定期存款

對於一般的投資人來說,手邊都應該留有一定金額的生活準備金,作為緊急資金的儲備。但是身處目前低利率的現在,還有哪些投資工具可以讓投資人的短期資金活用呢?答案是短天期定存。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有使用定存的習慣,因為雖然利率低,但是相對來講較安全,而我本身又是比較保守型的投資人,所以定存就成了手邊短期預備金的好去處。而我選擇的,就是銀行的短天期定存(以下以國泰世華為例):


我之所以會使用短天期定存,是因為有一天突然發現,銀行短天期定存的利率是一般活存的三倍左右,以國泰世華銀行為例,活儲的利率為0.29%,而一個月期的定存為0.88%。

雖然都是以年利率折算利息,但是給付期間卻不一樣,一個月期的定存期滿就可以選擇要不要繼續展期或是回存帳戶,而一般的活儲利息則是半年給付一次。基於這樣的原因,所以我有一部份資金是放在短天期定存裡面的。

其實很多人會跟我說,現在利率那麼低,沒有人在放定存的啦,應該要進行投資,這樣才不會被通膨吃掉購買力。這句話聽起來固然沒錯,但是不同作用的資金本來運用的方式就不一樣,並不是手邊的資金都要拿去投資,這是錯誤的觀念,況且,定存也是一種投資。

對我來說,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我也曾經說過,我在這兩年多的學習裡面,我學到最實用的東西,就是我的投資觀念,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要投資觀念正確,就能夠避開很多投資的陷阱。

投資人最應該學習的,不是如何獲利,而是如何避開簡單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