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三個大丈夫觀後感


這部電影是在去年3月上映的,當初是透過朋友介紹,才間接得知有這部電影,在搜尋相關影評與資訊後,決定好好品嘗這部好片。

電影裡頭講的是,三個大學時期的好友,在偶然的機會之下,展開他們在學生時代即約定好要一起做的事,一段冒險的旅程。

在這段旅程裡面,每個人必須選擇一項極限運動,而另外兩個人必須無條件配合,即使內心有恐懼,也必須硬著頭皮去做。

整部電影看下來,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冷場,有幽默詼諧也有情感的流露,可說是相當值得一看。

不知道您是否脫離學生時代很久了呢?是否曾經在忙碌的工作生活當中,不時的回憶起大學時期的瘋狂?

當被工作壓力壓的喘不過氣的時候,是否想放自己一個假,好好的品嘗那曾經的美好,或甚至去完成當初說好要一起完成的事情?

在觀看的過程中,讓我想起我在學生時代的時候,曾經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一定要騎著單車,在沒有任何時間的壓力之下,好好的欣賞我從小生活的地方,台灣。

而這個承諾,在學生時代的時候無法完成;上班之後,又礙於時間的關係,無法實現它。有時候,人們會因為恐懼,而刻意去逃避某些事情,即使你內心的聲音告訴你,我想要。

"騎腳踏車環島?你瘋了嗎?""不要開玩笑了,你以為那個很簡單嗎?""為什麼別人都沒有想要這樣做,而你卻想要這樣做?"

這是我週遭的人,當初在聽到我的想法之後,給我的回應。

如果您也有過這種經驗的話,應該可以感受那種感覺。

恐懼嗎?如果套用在投資,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明明知道海外券商比較好,但現實生活當中卻仍然選擇高費用的投資工具。

也許被動投資並不能給您高報酬的承諾,但某種程度上,它或許可以給您一個安穩的睡眠。


後記:你曾經很想要做一件事,但是週遭的人,甚至你自己,都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的話,那麼以下這句話分享給你:


「凡事只要有起頭,就一定會有做完的一天,但是你要持續去做就對了。」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可轉讓定存單與一般定存的差異

在以前,定存是一般民眾蠻喜歡的一種投資方式,它的優點是風險較低,但也因為這樣,相對地提供較低的報酬給投資人,隨著金融市場發展,市場上的金融商品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大部份投資人選擇放棄傳統的定存,進而尋找報酬率比定存高的投資商品,譬如共同基金,股票等等,但是我認為,定存還是有它的意義存在,每個人都應該持有定存,或流動性高的商品,以確保突如其來的資金需求。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一般民眾所使用的定存,與另一種類似定存的商品,可轉讓定存單的差異,簡單的來說,兩者都具有風險性低,流動性高的特性,但是卻略有不同。

大家應該對可轉讓定存單比較不熟悉,這邊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它的定義,所謂的可轉讓定存單,英文為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e,實務上通常簡稱為NCD,顧名思義,就是取它英文的第一個字,它跟定存很像,只差在它可以自由轉讓,而定存不行,且投資門檻也較傳統定存為高,所以其實蠻少有投資人會去使用它。

當初我為了瞭解這類商品,特地跑去銀行,跟行員講說,是不是有可轉讓定存單的相關資訊或文件可供參考,只見行員露出疑惑的眼神,接著問我說,你為什麼想要買可轉讓定存單?是因為要節稅嗎?還是有其他的目的?

他說,其實在實務上,很少有個人主動提出要買可轉讓定存單,因為它是屬於分離課稅,也就是說,在到期之後,會先依一定的稅率扣取所得稅,而這筆所得就不再併入該年度的所得總額當中課徵所得稅,通常為企業或法人所運用居多。

以下整理了其與傳統定存的差異之處,供讀者朋友們做參考:

第一,轉讓與否不同

這是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傳統的定存是無法轉讓的,若臨時有資金的需求,僅能透過解約或質押,進而取得所需的款項。而解約,依規定將損失計息期間利息的兩成,也就是打八折計算。而可轉讓定存單則相反,它可以隨時轉讓予第三人,但是在到期之前無法解約。

第二,投資門檻,持有期間不同

一般傳統的定存,投資人投資的門檻較低,以國泰世華銀行為例,投資人最低僅需新台幣1萬元就可以投資,期間從1個月到3年都有,端看投資人的資金運用狀況而定;而可轉讓定存單,依相關法令規定,銀行須以10萬元的倍數發行,也就是說,投資人若要投資,最低的資金就是新台幣10萬元,相較於傳統定存而言,投資門檻較高,而實務上,共分為七種發行面額,分別是10萬、50萬、100萬、500萬、1,000萬、5,000萬、1億等,而期間從最短1個月,最長1年。

第三,課稅方式不同

不管是傳統定存,還是可轉讓定存單,所得的利息都是屬於應課稅所得,但是兩者課稅的方式略有不同,一般的定存,在每年1-2月的時候,會收到銀行所寄發的利息扣繳憑單,這時候,扣繳憑單上面,可能有扣繳稅款,也可能沒有,端看投資人的利息多寡而定,而這筆所得,應計入個人的所得總額當中課徵所得稅,但是依所得稅法規定,有27萬元的扣除額,只要全年度不超過該標準,該利息就沒有課稅的問題。

而可轉讓定存單,依規定係採分離課稅,於該所得實現時,依規定稅率(目前為10%)先扣取所得稅,而這筆所得,在辦理所得稅申報時,就無須列入計算。

以下取自所得稅法第17條,關於利息扣除額的規定: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於金融機構之存款利息、儲蓄性質信託資金之收益及公司公開發行並上市之記名股票之股利,合計全年扣除數額以二十七萬元為限。但依郵政儲金匯兌法規定免稅之存簿儲金利息及本法規定分離課稅之利息,不包括在內"

總結:

瞭解了兩者之間的差異之後,投資人該如何去選擇呢?這邊有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你全年的利息所得超過法定的扣除額時,那麼可轉讓定存單將比較適合你,也就是當初行員所說的,具有某種程度上的節稅效果;反之,傳統的定存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對於大多數的民眾來說,後者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後記1:若有機會,我將分享可轉讓定存單的使用心得,屆時再與投資人做分享。

後記2:關於可轉讓定存單,有找到一個相關的法令,銀行發行可轉讓定期存單作業要點,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考。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這本書其實在1999年就出版了,距離現在已經10幾年,但是還是非常有名,為此,我透過博客來買了這本書,裡面的內容就好像小時候在看童話故事書一樣,簡短的故事,搭配一些小插圖,讓讀者可以帶著輕鬆的心情閱讀,但裡面隱含的寓意卻很深刻,也值得現代人深思。

故事的主角是兩隻小老鼠,叫做嗅嗅和快快,與兩位小小人,叫做哼哼和哈哈,他們在一座迷宮當中,試圖找尋他們所想要的乳酪。

小老鼠們靠著敏銳的直覺,不顧一切的往前衝,不斷的嘗試與探索,雖然有時候會迷路,或是碰壁,但是經過不斷的嘗試與失敗,最終還是可以如願的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乳酪。

小小人們雖然具備較複雜的頭腦,思考方面也比較精細,但是也因為這樣,有些事情在他們眼中,就不再單純,甚至會陷入情緒的陷阱當中。

故事的內容就留給各位讀者朋友們一個想像的空間,但是在看完之後,還是會有很深的感觸,有時候想想,我們人類雖然比較聰明,頭腦比較發達,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面,這也可能成為我們的缺點。

你是否曾經想要去做某些事,但卻因為考慮得太多,以致於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書裡面提到一句話,我覺得相當有道理,在此也分享給各位讀者朋友們,同時也提醒我自己,他說:「假如你不再害怕,你會怎麼做?」

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經遭遇過這種狀況呢?

譬如你內心一直想要做一件事情,但是因為"害怕",所以一直沒有去做,這種狀況應該每個人都曾經遇過。

害怕本身並沒有錯,因為那是情緒的展現,有時候真的無法去控制它,但是如果今天這件事,真的是你所想要的,那麼你應該提醒自己,上面那段話。

這則故事當中的乳酪,如果套用在現實生活當中,他可以是任何你所想要追求的東西,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渴望,我想這本書一定可以帶給你很多啟示,甚至讓你開始行動。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錢與閒讀後感續2


講了那麼多關於人生價值的東西之後,這本書裡面對於投資,也提出了蠻多不錯的觀點,以下分享給各位讀者朋友們。

認清市場勝於擊敗市場

對於投資,作者抱持的觀點其實跟本部落格很像,就是充分運用指數化投資工具,獲取市場的報酬,然後讓時間複利證明一切。

它講到,很多人一輩子只專注於如何擊敗市場,導致花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從事不必要的研究,得到的結果卻不如預期。

這就像是很多主動型投資人,專注於各種打敗市場的方式,並且花了很多時間在裡頭,但是卻事倍功半,這樣真的值得嗎?

反之,被動型投資人,只專注在選擇適當的投資工具,並且獲取市場的平均報酬,然後等待市場帶給我們的回饋,就如此簡單。

你還執著於擊敗市場嗎?為了投資,你曾經花了很多時間,但是得到的卻是不如預期的結果嗎?那麼你應該換個方式,加入指數化投資的行列。

傾聽市場的人,並且取得適當的諮詢與建議

如果今天,你對於投資沒有概念的話,你可以選擇自行購買書籍,或是閱讀網路上的投資理財文章,都可以讓你對於投資這檔事,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不是每個人生下來就知道如何投資的,每個人都是透過學習的過程,才知道怎樣的方式才是適合自己,包括我一樣,只是剛好,今天我選擇了指數化投資,同時我認為,這樣的投資方式應該蠻適合在一般的投資大眾,所以我推崇它。

如果你真的需要關於投資方面建議的話,書裡面也提到,盡量找尋跟你之間沒有任何利益衝突的人,因為這樣,所以得到的答案才真的客觀。

瞭解市場的永遠就只有市場本身。

我並不排斥任何想擊敗市場的投資人,因為這是人性的展現,但是如果你在這個過程,已經跌跌撞撞了好些時間,卻一直得不到你所想要的答案時,你真的該考慮一下指數化投資。

按照常理,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理應就越多,譬如今天你為了一個很重要的考試,下了很多功夫及時間去準備,正常來說,得到的回饋就會越多,唯一的例外就是套用在金融市場上面。

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上面,但總是得不到滿意的回饋,這不是你的錯,而是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是個例外,在這個領域裡面,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少,這是不變的道理。

曾經有人說過,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今天我想說,投資也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僅僅只是一小部分,我很認同這句話,所以我選擇了這樣的投資方式,我希望你也是。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錢與閒讀後感續1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不管你深處人生當中的哪個階段,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那麼我想,書裡面提到的這個方式,你不仿試著做做看,也許會得到答案。

一個與自己對話的旅行,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知道你對於旅行的定義是什麼,旅行有很多種,可以三五好友邀約,也可以獨自一人,不同方式的旅行,會有不同的體會。

這邊提到的,就是後者,而這種方式的旅行,與其說是放鬆,不如說是,在旅途當中找尋自我。也許你是一個忙碌的上班族,每天都被工作或主管搞得上氣不接下氣,很想找個時間,出去走走,給自己一個思考與放鬆的空間,這個時候,也許你可以很簡單的,拿起隨身的背包,放幾件屬於自己的隨身衣物,以及一臺相機,就這樣獨自旅行去,這樣的感覺,也很不錯。

這趟旅行,沒有計劃,沒有行程,想走就走,累了就停,一邊看看世界,但別忘了這趟旅行的意義,就是思考自己以後的人生,到底該怎麼過。

還記得歌手黃小琥所唱的,沒那麼簡單,當中的一段歌詞嗎,人生不就該如此?

感覺快樂就忙東忙西,感覺累了就放空自己。

所謂的成熟,是知道今天的行動,將導致明日後果的能力;所謂的成功,說穿了只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

你很想成功嗎?那在你心中,到底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是賺很多錢嗎?還是所謂的成功,僅是一張名片上面印著你的名字,而抬頭寫著某某上市公司總經理?

對於成功,我比較喜歡的定義,是自我實現。

舉例來說,今天你為了一個目標,投入努力,然後達成它,這在我眼中,就是成功。我曾經在我臉書上面寫下這段話:

"看到別人名片上面,寫著某某上市公司經理,我不會羨慕,聽著別人說他一個月月入十幾萬,也不會羨慕,我羨慕的,反而是新手爸爸媽媽抱著他們剛出生的小孩,那種幸福的感覺。"

如果今天你想要做一件事,不要受別人所影響,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最清楚,只要問心無愧,就放手去做,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待續...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錢與閒讀後感


這本書是在2004年出版的,距離現在已經將近10年了。當初是經由閱讀柏格頭投資指南,間接知道了這本書,可惜的是,也許是因為距離太遙遠,在網路書局裡面也找不到這本書,於是我透過拍賣網站,買了這本二手書,當我閱讀完之後,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在此分享給各位。

這本書其實才200多頁,並不算很厚,但是建議讀者朋友們在閱讀時,可以放慢腳步,甚至一天閱讀個幾頁或一個主題即可,原因在於,每個主題都有值得讀者深思的地方,他的整個架構,包括四大見解、十大選擇及四大要務,以下我挑出幾個,在我閱讀時,比較有感覺的主題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為你的人生和財富定位

這是書裡面,一開始提到的的觀念,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過的人生,或想要追求的東西,但是礙於現實,有多少人曾經去正視過這個問題?!如果今天有一張圖表,橫軸代表有閒,縱軸代表有錢,而你是這張圖表當中的一點,你會希望你的座標是什麼?

曾經在臉書上面看過以下這段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書裡面也提到,有時候人,就是因為看的太短,導致很多事都不敢真正付諸行動,導致這些夢想,就永遠只是夢想,永遠沒有實現的一天。

人生雖然很短,但是有些事不去做,總會覺得少了些什麼,還記得某支飲料廣告裡面的台詞嗎?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

主動積極投資人生,被動投資金錢

這句話我相當的喜歡,不管是套用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

裡面提到一個蠻有趣的觀念,就是"時間投資組合"。

在投資人的眼中,進行投資前一定要選定符合自身風險承受度的投資組合,以因應市場的變動,進而從中獲取利益,那,人生呢?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一樣,一天就是24小時,但是為什麼總有人特別突出,關鍵在於如何有效運用時間,並且集中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面。

曾經我也迷惘過,到底怎樣的人生才是我想要的?也找過很多朋友聊過,現在,我對於這件事,已經有了明確的結論,就是:

「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己決定。」

有人可以從旁建議,譬如也許你遇到的,是父母對你的期望,認為你應該去考個公務人員,過個穩定的生活,就夠了;也許你是個考生,父母對你的期望,是你應該考個好大學,這樣以後才有好的工作,但是這一切是你想要的嗎?

在你身旁的每個人,也許都有權利給你一點建議,就像上面所舉的例子一樣,但是真正做決定的人,絕對是你自己。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