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漫步華爾街讀後感-選擇最簡單可行的,別當專家的提款機


上一篇讀後感裡面,曾經提過損失趨避的概念,這個意思是說,投資人在面對盈虧時,損失所帶來的痛苦往往遠大於獲利所帶來的快樂。」而這樣的心理作用,往往會讓投資人做出錯誤的決策,導致不良的後果。

就是因為害怕虧損,導致投資人在面對虧損時,往往視而不見,或是不想去面對,心裡想著,只要沒有賣出,就不算虧。這是一種逃避的心理。如果你仍然對你手中的持股有信心的話,你應該賣出一部分的獲利,因為隨著股價越來越高,風險也會越來越高,你必須賣出一些持股來控制你的風險。

至於虧損的部分,你應該繼續投入,不應該放棄任何能夠攤低成本的機會,當然這些假設的前提是,你並不打算現在退出市場。

我曾經舉例總開銷比例的高低對投資績效的影響程度,基本上市場的報酬就是這樣,別人拿走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少,尤其是被那些自以為是專家,卻無法打敗大盤的人拿走。

大家應該都知道巴菲特這個人,他所信奉的價值投資,為他創造了驚人的財富。但是大家知道嗎?巴菲特曾經在數次的公開場合裡提到,他認為投資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才是最適合投資大眾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個特例。

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懶惰是最佳的投資模式,股票正確的持有期間是永遠。

其實有時候我一直在想,既然這個方法簡單可行,為什麼大多數的投資人反而去選擇高費用的主動型基金呢?也許跟台灣的投資環境有關係吧,為什麼同樣一支基金,台灣的投資人就要多付出一層的費用?

在台灣,投資人往往是被金融機構剝削的一群人,這可能就是我選擇海外投資的主要原因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