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漫步華爾街讀後感-是運氣還是能力


你曾經聽說過猴子矇眼選股的故事嗎?意思是說,一個矇著眼的猴子,對著華爾街日報投擲飛鏢,所決定出來的投資標的,其日後的表現會跟專業經理人所選出來的一樣。這句話對那些專業經理人來說,想必是莫大的恥辱阿。

他們心裡想著,我可是專家耶,我居然會不如一隻猴子?不要開玩笑了好不好。但是許多研究卻指出,這並不是在開玩笑,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這其實牽扯到運氣跟能力的問題,你覺得那些檯面上發光發熱的基金經理人,是專家嗎?還是他們只是"剛好"今年績效特別好,所以有機會浮上檯面跟大眾宣揚他的投資心法?許多研究都指出,近年來表現良好的基金,在日後的表現往往不如大盤,甚至更差。

為什麼他們不是專家,卻有機會在理財節目上大談股票經呢?因為要創造話題性,因為要讓投資人認為,只要你也這樣做,你也可以變成專家。

你曾經看過一張紙,上面標明了每一期的樂透號碼,並且依照開出的順序排列下來,成為一張充滿數字的表嗎?你相信有人會特地去買那張紙,然後期望從那些亂數裡面,找出下一期的樂透號碼嗎?這時你心裡應該會想說,不要浪費時間了,這純粹是運氣的問題,還不如多賺點錢多買幾張搞不好還比較有希望呢。

事實上投資人往往在做這樣的蠢事。技術派的投資人,試圖從那些歷史線圖裡面,找出一些規則,來預測未來的股市走向。這不就跟上面講的完全一樣嗎?差別只在於,他們深信那是能力的表現。

運氣跟能力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持續性。例如職棒選手,雖然打球的時候,也會面臨低潮的時期,但是長期來看,表現應該還是具有一定的水準。但是今天,一個名牌上別著證券分析師的人,跟你說他可以預測市場未來的走向時,你覺得可信度高嗎?

書裡面曾經提過這段話,「證券分析師真正注重的,不是他們的預測是否正確,而是是否能讓投資人進出市場,進而成就他們的財富。」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今天他如果真的有能力,為什麼還要工作呢?他只要在股市開盤時,買進個股,賺幾根漲停板,不就好了嗎?

股票市場裡永遠是運氣成分大於能力,一位表現亮眼的基金經理人,並不代表在未來的10年後,一樣擁有這樣的表現。連基金的公開說明書都會寫「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投資人應自行對盈虧負責」了,為什麼總是有那些自以為能夠找出未來市場走向的"大師"呢?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