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103年單車環半島心得--旅途的終點

隔天早上,我們早上在民宿享受完豐富的早餐之後,就直接啟程,今天的路程比較硬,首先我們打算在中午之前抵達南迴最高點,壽卡。

接下來一路下坡,最後抵達我們這次行程的終點站,台東市。

原本以為在經過一晚的休息之後,腳力應該恢復的差不多了,想不到這一路的上坡,還是讓我騎得很辛苦,一度還想要跟同行的夥伴換他的登山車。

但是後來,心理面還是告訴自己,用自己的車子,來完成這趟旅程,對我來說,意義一定更大,往後回憶起這段旅程的時候,也一定會更有感受與成就感。

壽卡鐵馬驛站,是南迴公路的至高點,也是一個指標,可能對其他人來說,只是一個至高點,一個拍照留念的地方,但是對我們來說,這可是我們一歩一腳印,慢慢地騎上來的,雖然速度很慢,但是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去形容的。

過了壽卡之後,就是長達好幾公里的下坡路段。

那時候的我,就告訴自己說,我現在剛出社會,一切才剛起步,雖然我會想得比較遠,但是凡事還是慢慢來,不要求快。

就好像上坡的時候,會碰到一些挫折,讓我萌生退意,但是只要一直有在前進,一定會有到達終點的一天,那時候的我,才是真正發揮的時候,才是真正享受成果的時候。

原本今天的終點是台東市區,但是當我們到達太麻里的時候,其中有一位夥伴身體很不舒服,所以後來我們就直接請人把我們載到台東市的民宿休息,單車就直接鎖在太麻里的便利商店門口。

旅途中的小插曲,雖然少了這段太麻里到台東市區,但是到這個時候,其實有沒有騎完整個行程,對大家來說,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都很平安。

在這次的旅程之中,我看到了夥伴們的互相支持與鼓勵,那種團隊的感覺,真的很棒,也為人生寫下了一段,很美好且難忘的回憶。


總計三天下來,騎乘距離約270KM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淺談扣繳法令--無紙化扣繳憑單制度

在以前,所得人通常都會收到紙本的扣繳憑單,譬如以一般上班族來說,可能就會收到薪資(所得代號50)跟利息(所得代號5A)的扣繳憑單,另外如果有進行投資的話,會額外收到股利憑單。

最近大可收到國泰世華銀行寄給我的利息扣繳憑單,與以往年度不一樣的是,今年是以電子檔的方式傳送,如下圖所示(圖片可點擊放大):


原因在於,去年研擬的所得稅法修正草案,已於102年12月24日三讀通過,並且於103年1月8號經總統公佈,且正式施行。

這次主要修正的內容是所得稅法第94條之1、第102條之1及第126條,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自行上網查詢相關法令。

本篇文章將簡單介紹,什麼是無紙化扣繳憑單填發制度,制定的緣由以及適用的範圍。

1.什麼是無紙化扣繳憑單填發制度:

在所得稅法裡面,有規定扣繳義務人,必須要在每年的1月底,向國稅局申報各類所得人的所得資料,並且在2月10日以前,將扣繳憑單發給納稅義務人。

所以在以前,所得人通常會收到紙本的扣繳憑單,但是自103年度開始,此項作業因修法關係,已改為「原則免填發、例外予以填發。」意思就是說,除非主動要求,否則可以不用將扣繳憑單發給納稅義務人。

2.制定的緣由:

目前,個人申報綜合所得稅的管道已多元化,常見的如使用自然人憑證,下載財政部網路申報軟體進行申報或是直接透過國稅局所寄發的稅額試算通知書進行申報等等方式。

經統計,在101年度的申報資料中,已高達八成的民眾使用上述方式進行申報,故財政部認為,在實務上,其實真正有需要取得紙本扣繳憑單的比率已不多,且配合近幾年節能減碳的政策,故研擬將扣繳憑單無紙化,如此既能省下紙張的印刷成本,也不影響納稅義務人的權益。

3.適用的範圍:

對此,財政部也訂出,到底哪些所得人才適用免填發作業。

由於當初制定的理由是因為,財政部認為,一般民眾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由於是採網路或稅額試算服務,某種程度上,已無取得實體扣繳憑單的必要,故適用的範圍,就是一般民眾;反之,如果所得人是營利事業或是機關團體,就不在適用的範圍內。

所以如果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一間公司的負責人,那麼今年度,還是會收到紙本的扣繳憑單,另外關於更細節的適用範圍,可參考這個頁面


後記:如果對於這個主題想要更瞭解的讀者朋友們,在財政部網站裡面,可以找到相關的專區,這邊提供問與答的連結,有興趣的可自行點閱。

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推薦線上學習網站--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

這邊我要向各位讀者朋友們推薦一個非常不錯的線上學習網站。

一開始我會知道這個網站,是因為在與客戶聊天的過程中,無意間談到的,在以前當學生的時候,學校會提供很多的資訊供我們利用,但是只要一出社會工作之後,不管想要學習哪方面的新知識,都勢必面臨到兩個問題,時間與金錢。

時間,我相信只要是上班族,都會有這種感覺,有時候會想說,如果可以在下班之後,花一點時間,不管是學習專業領域上的東西,或是自己私下有興趣的東西,那該有多好。

但是大部份的人所面臨到的問題是,沒時間。

金錢,在出社會之後,想要學習新東西的話,勢必需要花錢,這也是必須被考量的部份,加上目前國人普遍薪資都不高,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扣除生活費後,幾乎已經所剩不多,真正會花錢去學習額外東西的人,其實並不多。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平台,免費提供一些不同領域方面的課程,供大家觀看,並且不收任何費用的話,是不是一個好選擇呢?

這個平台就叫做"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這是它的網站首頁

讀者朋友們只要在網站上面填寫基本資料,並且註冊成功,就可以享受這樣的資源。

網站裡面總共分為六個學院,就好像我們在大學裡面,分為好幾個學院一樣,裡面提供蠻多不一樣主題的課程,播放方式以投影片搭配講解,讓想要學習新知識的朋友們,有了一個額外的選擇。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拆開獲利的糖衣讀後感


這本書的作者是肯恩費雪,一位我還蠻喜歡的財經作家,之前也曾經拜讀過他的其他著作,可參考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投資迷思讀後10條路賺很大讀後感,在閱讀的過程中,讓我思考更多,關於投資的事。

內容是針對投資人常常聽到,看似符合常理的投資現象,譬如以資產配置為例,你是否曾經在某某節目上面,聽到那些投資專家提出的,年齡減掉多少,就是你該配置在股票上面的比例,或是投資該善設停損點與停利點等等,這些看似符合人性直覺的說法,在費雪眼中,實際上只是一個又一個的迷思罷了。

在財經節目裡面,常常會邀請一些號稱投資專家的人,對於如何成功的投資,提出他們的看法。

這個時候,就會聽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投資策略,譬如最一開始的四四三三法則,還記得那是我的第一篇部落格文章,該法則宣稱,只要用某些特定的標準,就可以篩選出未來表現良好的投資標的。

用過去的指標來預測未來,在市面上已經有太多太多的擇時選股方法是建立在這樣的前提假設之下,很奇怪的是,竟然還是很多人會去相信它,理由很簡單,因為乍聽之下非常合情合理,也相當符合直覺。

過去表現良好的標的,在未來應該也會持續下去。

但是大家沒發現的是,對於投資這檔事,常常是違反直覺與常理的,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自稱專家的人士出現。

還記得運氣與能力的差別嗎?重點在於持續性。

而且通常會浮上檯面的,都是好消息,而不會是壞消息。

今天投資賺錢了,當然會想要炫燿自己的績效,但是反過來說,沒有人投資賠錢了,會刻意去跟別人說,欸我投資某某股票賠了好多錢。

這是人性的表現,所以如果今天,那些常常炫燿自己靠著投資賺很多錢的朋友們,突然一陣子消失了,那麼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賠錢了。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財政部提出的財政健全方案內容

還記得前一陣子,在新聞媒體上,報導著財政部打算將銀行業的營業稅率調升嗎?

為此,我到財政部網站找尋相關資料,在財政部的網站上,可以看到這份文件,裡面有段篇幅的標題是"短期稅制調整方案",內容主要針對幾個部份進行討論。

首先是銀行保險業的營業稅率修正,由原先的2%調升到5%


這個可能大家比較沒有感覺,因為如果不是從事相關行業,比較不會接觸到營業稅的問題,但是別忘了,只要我們有消費,就有繳交營業稅,只是沒有感覺而已。

針對營業稅,我曾經寫過一些文章探討,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直接搜尋"營業稅",即可看到以往發佈過的文章,在會計實務上,營業稅是例行性的申報作業,裡面也涉及蠻多有趣的地方。

再來是與一般民眾(或者該說是投資人)比較有關的,兩稅合一修正部份。


現行的規定,當投資人收到扣繳單位所填發的股利憑單時,是以股利總額計入所得總額當中,計算出應納稅額後,再以帶出來的可扣抵稅額抵減所得稅。

依據該方案,財政部擬將可扣抵稅額減半抵減,意思就是說,一旦修正通過,一樣是以總額計入所得當中,於計算出應納稅額後,僅能以半數可扣抵稅額抵減所得稅,如此一來,差額的部份,就是投資人要多繳的部份,細節的部份,我會另外寫一篇文章進行探討。


最後一個則是因應兩稅合一修正,將個人的扣除額往上調,內容包括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分別調高20,000元,調整後為128,000(現行為108,000)

除此之外,針對所得淨額超過新台幣1,000萬元的納稅義務人,增設一個45%的稅率(目前最高為40%)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讀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ETF的財務報告書

之前曾經提過,一份財務報告書,是由哪些部份所組成的,可參考如何閱讀一份經會計師查核簽證過的財務報表-要件如何閱讀一份經會計師查核簽證過的財務報表-構成內容

最近因為收到0050的扣繳憑單,對於配發的股息當中,除了一般所謂的營利所得之外,還多了一個租賃所得,感到相當的疑惑,於是上網找了這份資料,一方面想要從這份財務報告裡面找出答案,另一方面,也讓我對於0050有了更加全面性的瞭解。

(對於想要找尋基金財務報告書的朋友們,可參考這篇文章)

在本報告淨資產變動表裡面,可以看到該ETF主要的收入類別,包括所持有標的股票所配發的現金股利出借有價證券所收取的借券收入、利息收入與其他收入(圖片可點擊放大):


現金股利比較單純,在ETF收到持有標的股票所配發的孳息時,直接認列為現金股利收入(若收到的是股票股利,依照財務會計做法,僅註記股數的增加,沒有認列收入的問題。)

借券收入投資人就比較陌生了,以下摘錄該報告書內,對於有價證券借貸的定義:

有價證券借貸交易係指本基金將所持有之有價證券出借,並由借券人以相同種類數量有價證券返還之行為。

而借券收入,就是當借券人因該行為給付給出借人的費用,對於出借人來說,就直接認列為借券收入。

站在稅的角度,當元大寶來投信將現金股利及借券收入分配給基金持有人(也就是信託財產的受益人)時,除了現金之外,還會順便帶出預扣的稅額,以下摘錄該報告書內,對於所得稅負的說明段(圖片可點擊放大):


而當這兩項收入配發給投資人的時候,將會拆成兩種所得類別,營利所得與租賃所得,兩者在結算申報的時候,都必須併入所得總額中申報繳納所得稅;再來,這兩種所得類別,都有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問題,以下擷取相關租賃所得的解釋令。

財政部710305台財稅第31466
借券收入核屬財產租賃所得應扣繳稅款

"借券人取得之借券收入與融資人取得分享之借券收入,核屬財產租賃所得,貴公司向融券人經收借券收入,於轉付借券人與融資人時,均應依法扣繳所得稅款。"

接下來是費用的部份,在該報告書中,列示相關的費用項目,摘錄如下(圖片可點擊放大):

可以看到,在這一年當中,費用比例最高的是經理費,總共收了將近新台幣3億元,該ETF的經理費為0.32%,按淨資產價值每日計算按月收取,如果你認為這樣的數字很驚人,那麼那些每年收1.5%經理費的主動型基金,應該更無法想像吧?

其次就是一些比率較低的費用,如保管費(0.035%)、指數授權費(0.04%)等等。


後記:這份報告書我反覆看了好幾次,到現在還是有部份內容無法理解,裡面牽涉到很多專有名詞,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自行下載閱讀,相信能讓你們對於基金有更清楚的認識與掌握。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自提勞工退休金之相關探討--擬修法開放自選投資

這篇新聞稿裡面,針對勞工退休金,政府目前打算研擬修法,由現行勞退基金操作改為勞工可自選投資方案,共分為幾個階段進行,可參考下面這張表(圖片可點擊放大):


依照目前的規定,勞工可在每月工資的6%範圍內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如此做的結果,對所得人來說,有優點也有缺點。

首先,此筆金額可不計入薪資所得中課稅,而是在提領時(也就是所得實現時)計入退職所得當中,有種將所得遞延課稅的效果,同時透過退職所得定額免稅的優勢,降低個人的所得稅負擔,這是優點的部份。

缺點是,所得人可能會喪失此筆資金成長的空間,也就是機會成本。

目前保證的收益率是銀行業兩年期的定存利率(約為1-2%之間),也就是說,在這段期間內,所得人僅能獲得如此微薄的報酬,雖然不損及本金(在不考慮通貨膨脹下),但長期下來,卻可能損失更多。

而目前打算修法的方向,有部份原因我想就是為了避開上述缺點,為了使投資人有機會讓退休金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於是開放勞工朋友們,可以選擇以不同種類的商品投入,以期望獲得更高的績效回饋。

如果修法真的通過,會引發幾個問題:

第一,經核准的自選方案,該如何決定?

商品的好壞,攸關到全國勞工朋友們的退休金多寡,政府將如何去選擇適合一般勞工朋友的商品,將是一項考驗。

第二,費用率如何決定,是否有轉嫁的問題?

假設今天決定由某某投信所發行的金融商品,作為投資自選方案的選擇,那麼這筆費用是由勞工朋友負擔,還是政府?再來,費用率是多少?這些都是政府應該站在勞工的立場加以考量的。

後記:關於勞工退休金這個主題,我曾經寫過相關文章,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搜尋"勞工退休金"。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下班後賺更多讀後感


這本書的作者是富朋友理財筆記的站長,同時也是一位我蠻喜歡的部落格主。

常常聽到投資理財,其實正確來說應該拆成兩個部份,"投資"&"理財",這四個字雖然常常被掛在嘴上,但事實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層面。

會投資的人不見得會理財,反之亦然。

在部落格裡面,作者所分享的文章,大部份都是著重在理財的部份,譬如如何有效的記帳、擬定預算,確實執行等等,這些都是理財的基本功,也是作者在書裡面一直強調的部份。

常常聽到大家說,現在的錢越變越薄,所以要投資,接下來可能會出現一些最近很熱門的基金名稱,或是股票甚至期貨選擇權等等。

但是別忘了,投資的前提是,要有本金,這個時候會不會理財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

理財跟投資一樣,都是結果論,譬如今天有兩個人,小明在大公司上班,每個月的薪水有五萬元,小華則在小公司當行政人員,每個月的薪水只有兩萬。

這個時候,一般人的直覺會是,"小明因為賺比較多,所以存的錢理應比薪水低的小華多。"

但是事實上是,雖然小明每月收入比較多,但是也因為這樣,不懂得克制與管理,幾年下來,帳戶裡面的錢絲毫沒有成長;而小華因為本身的薪水低,但是透過持續的記帳與管理,幾年下來,也存到了一筆小錢。

理財跟投資一樣,都是需要花時間去瞭解與執行的,從我接觸這個領域以來,好像大部份都比較偏向投資這塊,對於理財,反而並沒有著墨太多。

部落格內的文章,也少有分享關於如何有效理財,所以雖然在投資部份,我已經選擇了指數化投資,也確實定期按照我的既定計畫投入,但是如果能搭配上理財,將會使得我每月的可支配所得增加,這代表著每月可投入市場的資金多了,長期下來,一定能夠更快達到我所設定的財務目標。

書裡面針對各個層面,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讓讀者在建立基本觀念的同時,也時時警惕自己,該是好好檢視自身財務狀況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