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你還在努力省錢來投資理財嗎讀後感--到底誰才是"受益人"?
書裡面進一步提到兩個主題,退休金計劃與利益衝突。
首先,就退休金部份,由於本書是國外的翻譯書籍,故有時候會無法與台灣目前的退休金制度相互呼應,但是作者要強調的,是退休金計劃的妥適性。
大家應該或多或少都聽過美國的401(K)計劃,雖然與身處在台灣的我們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當中所衍生出來的概念,的確值得我們去思考。
在台灣,新制退休金部份,是由雇主替員工提繳6%的退休金到勞保局的專戶裡面,這筆錢將會遞延到退休的時候,列為退職所得,而這部份,由於有定額免稅的規定,所以針對大部份的員工來說,實質上是免稅的,另外,如果你想要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話,當然也可以。
而美國的401(K)計劃,是員工可選擇是否參加,而投資的標的,可以由員工自行選擇,但是通常這個時候,就是金融業者大展身手的時候。
當投資人都知道"過去績效不是未來獲利的保證,基金投資人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這句熟悉的廣告用語時,有多少人真正的去關心過,自己持有的投資標的,到底是什麼?
或許你可以說,就是因為不是專業,才要交給這些"專業人士"去管理呀,是阿,他們的確是專業,但是他們專業的地方恐怕不是投資人的利益,而是如何把你的錢合情合理的轉移到他們的口袋裡面,然後讓身為受害者的你,一句怨言都沒有。
利益衝突這四個字,有時候解釋起來很矛盾,正常來說,身為一個專業的金融業者,理論上應該站在投資人的角度,謀求最大的利益,理由很簡單,因為你收了人家的錢。
但是現實生活裡面,好像又不是那麼的被允許,也許是因為有業績壓力,或是那些真正對投資人有幫助的產品,對業者來說,只是個能放在櫥窗裡面供人欣賞的樣品罷了。
阿忘了說,"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只準看,不賣。"
我想,如果哪天有一個比較不正常的投資人,指名要購買的話,業者心裡面的OS應該會是,"這...只是少數吧,不然我就損失慘重了。"
曾經看過一句話,它說:
"白天擔任基金經理人的角色,沉浸在各式各樣的分析報告,為投資人提供最專業的建議;到了晚上,西裝一脫,打開電腦,畫面顯示的,卻是一整個系列的指數型基金組合。"
最後,請不要過度羨幕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金融業者,原因在於,他們之所以能夠變成這樣,都是你的功勞。
待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