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對金融業都有著一股憧憬,心裡總是想著,如果我能夠進入金融業工作,那何嘗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呢?
美國華爾街(Wall Street),是世界的金融重鎮,相信有在接觸金融相關或是投資理財的朋友們,都會對這一條街感到好奇,據說這條街只有幾百公尺長而已,小小的一條街,卻足以撼動全世界的經濟。
進入金融業這個夢想,一直到我大學的時候,還是沒有消失,剛好那時候開始接觸了投資理財,也藉著空堂的時候,去修了蠻多財金系的課程,例如衍生性金融商品、金融實務等等,但是隨著我對這一塊領域瞭解的越深,我卻覺得這個夢想離我越來越遠,為什麼?很簡單,因為我不會說謊。
如果今天我進了銀行,而那間銀行最近又剛好推出一檔新基金,但是費用率很高,連我自己都不會買的那種,我想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很快就會被解雇吧,因為我不可能推薦一檔連我自己都不會買的基金,很簡單的一個原則,"因為連我自己都說服不了我自己"。
如果今天我進了保險公司,主管跟我說最近公司推出了新的產品,佣金很高,但是經過我瞭解之後,認為沒有推銷的價值,我可能又會被解雇吧。
不是說金融業不好,只是在這當中,存在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利益衝突。公司要賺錢,同時也要幫客戶賺錢,這是一個很矛盾的情況,而客戶的利益就是在這種矛盾下被犧牲的。
當然上面講的只是我假想的狀況,如果今天,銀行的主管允許我向客戶推薦指數型商品,那種費用低、週轉率低,績效緊跟著大盤的投資商品的話,我一定會很開心。一來銀行有手續費收入,而我有佣金收入,二來客戶又拿到他們應該有的報酬,這樣不是很好嗎?但是這種狀況真的存在在現實生活當中嗎?
如果今天,保險公司的主管允許我向客戶推薦低保費高保障的商品,一方面我能夠說服我自己,連我自己都能夠認同的商品,沒有理由不推薦給客戶,不是嗎?另一方面保險公司有保費收入,而我有佣金收入,這樣不是很好嗎?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真的是被允許的嗎?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要這麼做,而是不被允許這麼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